Xuân

Chom Chom主廚 John Nguyen 18世紀女詩人 HồXuânHương為靈感命名的灣仔餐廳 Xuân,她大膽的風俗和前衛的作品使她成為全國著名的標誌。這個現代化的空間以硬胡桃木桌子和椅子,以及以三種色調的手工磚砌成的牆壁作裝飾,紀念著越南北部充滿活力的風味。該地區是phở 的發源地,大約在1880年代中期,受到中國菜和法國菜極大影響。據說它衍生自法國湯 pot au feu,但它比這道菜式在南方的演繹更為簡單,因為它使用的食材更少,而在 Xuân,他們用了大蒜代替新鮮的香草。在肉方面選擇了牛肉排骨,三黃雞,或是有牛舌,牛尾和排骨的招牌菜,而且可增加骨髓,雞心,肝或脆皮,令 phở 更入味。由於北方的國家比較寒冷,限制了香料的種植,因此他們的菜餚比其他地區的味道更溫和。但是在 Xuân,仍然有各種豐富的香料,包括檸檬草、生薑、芫荽,薄荷,青檸和羅勒。

灣仔倫發街18號地下; facebook.com/Xuan 

Crown Super Deluxe

Crown Super Deluxe 是餐廳集團 Black Sheep 一項破格的主題探索,製造出紫色地毯和金色天鵝絨椅子的媚俗。這家鐵板燒餐廳的歷史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它採用華麗的烹飪風格,廚師在鐵鍋上烹製肉類和海鮮,以「Rocky Aoki 式」地烹製。Rocky Aoki 青木廣彰是美籍日裔業餘摔跤手,他在美國創立了備受追捧的日本連鎖餐廳 Benihana。菜單簡潔明了,有三款可供選擇-CrownSuper Deluxe-是以鐵板燒烤的和牛。所有牛肉均由穀物餵養,來自美國和澳洲,同時還有出自日本小農的精製大理石塊。首先從來自日本豐洲的什錦生魚片,烤海鮮和時令蔬菜開始,最好搭以一杯來自美國和日本,精心挑選的威士忌。

中環雲咸街33LKF塔樓閣樓; crownsuperdeluxe.com

Yakinikumafia

當重建完的荷里活中心正逐漸發展成一個餐飲中心,Yakinikumafia 是那裏首批引人注目地開業的餐廳之一,它亦是在中環非常受歡迎的餐廳 Wagyumafia 的姊妹店。裝飾風格受到機場客運大樓啟發(適合那些懷念旅行的人),其觸目的裝飾是一個前衛的立式用餐檯,兩側是配有智能手機充電器的舒適長椅。菜單很簡單頂級和牛切塊,包括肋眼,西冷和前腰脊肉,帶有不同含量的脂肪。所有肉都沒有被醃製,所以你能品嚐到牛肉實在的味道,或者搭配自家製的yakiniku醬(配以日本生雞蛋)或是辛辣的Wagyubasco 辣醬。加上大量的配菜,例如醃製黃瓜,新鮮goma 芝麻醬的沙拉(芝麻調味料),和磨碎的daikon(蘿蔔)與 ponzu 柚子醋混合,即可完成餐點。 Yakinikumafia 證明製作令人舒適的食品 comfort food 絕非易事。實際上,他們的甜點-酥脆圓錐筒軟冰淇淋,是現點現做的,淡淡的北海道牛奶口味是完美的體驗。

上環荷里活道2332202號舖荷里活中心; yakinikumafia.hk

22 Ships

回歸的22 Ships由西班牙裔的Antonio Oviedo接手。 他在灣仔船街的餐廳將西班牙小吃 Tapas 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儘管完全改建了內部裝修的空間裏,創新的風味組合和共享式的小菜保持著出眾的表現注滿奶油蘑菇的牛肝菌非常濃郁,西班牙風味沙丁魚配以阿霍普蘭科湯和雞肉醬,並用自家果汁,杏仁粉和煮熟的雞蛋一起煮熟蛋黃,都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經典菜餚。 中間的開放式廚房檯散發出一種悠閒的感覺,現在它換上了淡粉紅色的大理石檯面,而露天木製的餐桌則為餐廳提供了傳統小酒館的感覺。

灣仔船街22;  22ships.hk

Roganic

去年在香港開業至今不到10個月,Roganic 便因其對英國烹飪的創新嘗試而被授予一顆米芝蓮星。主廚Simon Rogan 堅持使用新鮮的時令食材和高品質農產品,大部分來自 Rogan 在湖區的農場。今年夏天,這家餐廳推出了新的品嚐菜單,以慶祝當季的風味和色彩,它使用了新界有機農場的本地蔬菜和餐廳本身種植的草藥。招牌菜包括用小蔥,山羊奶酪和烤餡餅,蘸蘿蔔油的香豌豆,以及雞肝凍和蔓越莓果凍。在充滿植物的飯廳中擺放著可食用的花朵和葉子,精美的隔板上有用木頭製成的隔板,讓人聯想起森林。這裡的價格比起市上其他菜單算是實惠,人均晚餐需$ 680起,含三道菜的午餐則只需$ 280

銅鑼灣告士打道255UG 08樓信和廣場; roganic.com.hk

Porterhouse

Porterhouse 長久以來是香港牛排店中重量級的存在,最近更新了其 à-la-carte 菜單,加倍以牛肉為主的份量,擴大其海鮮產品和引入最新的無肉食品來追上素食潮流。但它的乾式熟成牛肉是城上種類最豐富的,從西班牙,愛爾蘭,意大利和匈牙利精心挑選最優質的選擇。我們偏愛意大利蘇格蘭混種的Marango牛排,肉質極度柔軟之如還帶有omega-3。一大班人來用餐的話當然不能錯過 Grand Ocean Platter海鮮拼盤,有著加拿大龍蝦,牡蠣,Amour魚子醬,阿拉斯加帝王蟹和其他海洋的豐富產品;或是Impossible™植物肉的惠靈頓,重量為一整公斤,吃完卻不會有內疚感

中環蘭桂坊德己立街30-36號加州大廈7樓; porterhousehk.com

The Legacy House

The Legacy House是瑰麗酒店集團CEO Sonia Cheng 向其家族與香港這片土地的聯繫致敬的方式之一,特別是向鄭裕彤博士的獻禮。他在70年代同一塊土地上建造了新世界中心。因此,這家餐廳專做廣東省順德地區的美食(那裏亦被稱為粵菜的發源地),包括李志偉大廚的招牌菜,如碎魚湯和大良式炒牛奶、蟹肉、蛋清和燕窩。這裏還提供優質的中國茶和茶調雞尾酒,是對魚類餸菜的絕佳配搭。除了主要的用餐空間外,還有七個擁有無敵海港景觀的VIP貴賓房,幾乎像一個私人廚房一樣,每間房都以鄭博士一生中的里程碑命名。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維多利亞碼頭香港瑰麗酒店5樓; 3891 8732rosewoodhotels.com

Madame Fù

Madame Fù 是在香港品嚐當代中國美食最漂亮的地點之一。位於文物建築大館的三樓,綠蔭走廊相連著不拘一格的房間,優美的環境令你不知不覺地吃午餐時留至日落,吃晚餐時留至夜深。 The Grand Cafe Chinois 受到巴黎的啟發,設有長型沙發和大理石餐桌供客人用餐,其仿古的玻璃窗,柚木地板和木質天花板均可追溯至1905年。這裏的午餐能享用創新的點心,在風景如畫的 Pink Room 吃下午茶,而晚餐則能品嚐入口即融的日本A4和牛,配蘑菇和花椒。

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觀軍營大廈3; 2114 2118; madamefu.com.hk

Cornerstone

大廚 Shane Osborn 以在倫敦的現代歐洲菜餐廳 Pied a Terre 而聞名,而香港的 Arcane Soho 開設了這間 Cornerstone。具有歐洲小酒館的風格,現在每週提供以優質食材烹製的午餐菜單。不要被菜單的簡格或樸素的裝飾所愚弄,他們的質素與Osborn更有名的餐廳所提供的食物一樣高水準。

中環荷李活道49號;cornerstonehk.net

Chom Chom

2013年開業以來,ChômChôm 的食客絡繹不絕,甚至要坐出餐廳外,以真正的河內風格在路邊飲啤酒。廚師 John Nguyen 以新式的菜單竭力想要展示越南的「啤酒文化」,為此,他每月都會到越南尋覓新的菜式和風味。但這並不是說他的菜單受到傳統的限制。這位越南籍廚師曾在美國各地工作,特別是在著名的紐約 Hanoi House ,他在2017年更被Eater評為「年度最佳廚師」。他的越南比薩餅中明顯地體現了受美國風格影響的大膽和實驗性 ,而烤骨髓等菜餚是越南啤酒的完美配搭。 Nguyen 特別喜歡香港新鮮的海鮮,亦煮出美味的菜餚,例如,燒蛤和葡萄柚扇貝。

香港卑利街58-60; 2810 0850 chomchom.com.hk

Nove

Nove 在意大利是「9」的意思,亦是廚師 Umberto Bombana 最新的餐廳名字。Nove 位於狹窄的利源園東街內。復古的設計讓人聯想起1950年代的茶館,既舒適又熱鬧。菜單將經典的粵式點心與潮州風味的各種菜餚融合,包括其著名的大豆醃製鵝肉片。有傳言說,點心廚師來自唐人街,而且點心的賣相和口味都很精緻-從美味的蝦餃配以新鮮的蝦,到松露淋上的燒賣,再到鬆軟的芥末海鮮春捲。懷舊的點心帶來實在的美好。

香港中環利源東街9號地下;instagram.com/novechinesekitchen/

Hansik Goo

在首爾的米芝蓮兩星級餐館 Mingles 烹飪的主廚 Mingoo Kang ,將蘊含韓國傳統風味的創意家庭菜餚帶到了香港。餐廳名 Hansik Goo,包涵著有一家人一起用餐的意思,和廚師 Mingoo 的名字。於61日開業的Hansik Goo 重新演繹出經典的韓國菜。許多菜餚都使用 Goo 的自製醬料,韓國菜的核心-釀醬油,以時尚的韓國陶器裝載。現代化的餐廳風格配以木材,釉面陶土磚,稻草,石灰石和植物。對於那些對韓國菜不熟悉的人,品嚐菜單的八道菜是一個不錯的起點,從啟發自古代韓國寺廟美食的Bugak(菜炸片)到傳統的韓國肉丸,samgye (蔘鷄湯)燴飯和烤肉-全部使用來自韓國的材料製成,包括與韓國酒絕配的泡菜和人參。

香港中環 Lyndhurst Terrace 82; hansikgoo.hk

Harbourside Grill

在海港城近期改建的郵輪碼頭,近海運大廈的 Harborside Grill,可以一覽無餘地欣賞香港及外圍島嶼的景色。落地玻璃窗和寬敞的露台能遠眺香港全景,餐廳配有簡單的家具-鑲木地板,大理石桌和深紅色的攤位。主廚Armand Sablon 曾在法國阿爾薩斯的米芝蓮三星級餐廳 Auberge de l’lll 接受培訓,並畢業於倫敦多間頂尖酒店。他的菜單包涵優質的食材和專門木炭燒烤爐,可在極高溫下烹製肉類-使外皮香脆,內裏多汁鮮味。菜色以法式風格烹調-韃靼牛肉會在餐桌旁準備,而烤鱸魚則放在濃厚的龍蝦湯和搗碎的薯仔上,甜品有放置在木板上的反烤蘋果塔,記得在用餐開始時點,因為蘋果塔要花一個多小時烹製。

尖沙咀海洋碼頭海港城OTE401號舖; harboursidegrill.com.hk

LucAle

經驗豐富的名廚 Lucas De Berardinis Alessandro Angelini 今年聯合創造了一家悠閒的鄰里餐廳,是香港罕見的類型。在第三街附近的一條小巷中,LucAle 裏有著深色的牆壁,整潔的開放式廚房和精心挑選的酒單,精心採購的食材保持菜色簡單而美味,其自家製的意大利餛飩和乳清乾酪令甜美、新鮮的番茄成為菜餚的焦點,而自家製的chitarra 風格的意大利麵則用黑松露和佩克立諾奶酪精心調製。他們的奶酪更是不容錯過,gorgonzola(戈貢佐拉奶酪)味道濃郁,而 burrata (布拉塔奶酪)質感完美。至於甜點,TiramisùDi LucAle 帶有一個焦香的糖脆,像名廚們所說的,這跟你嘗試過的其他 tiramisù 截然不同。

西營盤第三街100A; lucalehk.com

Pondi

Pondi 是由西營盤印度餐廳 BlackSalt Taran Chadha 和酒吧Brut!的 Camille Glass 創辦,頌揚著印度南部沿海小鎮 Pondicherry,該小鎮在17世紀被法國人殖民。在 Pondi 粉刷成白色的環境中,經典的法式烹飪與充滿活力的印度風味相得益彰,餐廳滿佈的植物,藤製椅子,沉重的木桌和夏季風情的露台,令氣氛隨意輕鬆。簡格主義的裝修襯托出不拘一格的小菜-乳酪炸丸子,上面放著羅望子甜菜和醃洋蔥,大蝦 étouffée 和烤茄子,與花椰菜,香菜醬和刺山柑。這些都是採用季節性的優質食材製成的,來自餐館老闆熟識和信任的生產商。 Pondi每天從下午12點至下午3點供應歐陸式早餐thali 印度套餐,包括自製鹹菜,酸辣醬和美味的糕點。

西營盤福秀裡14號;pondi.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