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s Kronthaler 與髮妻 Vivienne Westwood 在同名品牌合作超過 25 年,兩人既是夫妻、師徒,也是重要的創作夥伴;在時尚界感嘆又痛失一位傳奇大師時,Andreas 的感受更是不言而喻。但作為一位時裝設計師,Andreas 選擇通過創作克服傷痛,他將妻子的衣櫃遺物化為一場精妙絕倫的時裝騷,以一種最私人的方式向她致敬,並與大家一同再次懷緬這位一生摯愛。

Photo courtesy of Meinke Klein @Unit

Photo courtesy of Meinke Klein @Unit

1/ 你對來到香港有何感想?

我曾在過去二十年裡來過香港幾次,這裡能夠給我一種家的感覺,這或許是因為我在這裡認識了很多朋友的關係,每次回來都能與他們重聚讓我感覺很好。另外,我還很喜歡香港的舊城區,這裡被山和水圍繞着,非常獨特,我覺得我可以在這裡定居。

2/ 你在香港有什麼計畫?

我會在銅鑼灣的店裡開個小型派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去過百德新街了,我很好奇它現在的樣子。而之後,我還會去中國內地,現在那裡有幾家 Vivienne Westwood 的店,我從來沒有拜訪過這些店,所以我很想去看看。現在先在香港逗留一週,到處逛逛,然後出發到北京,再去上海。

Photo courtesy of Wayne Hanson

Photo courtesy of Wayne Hanson

3/ 可以分享關於最新 2024 春夏系列時裝展的心得嗎?

我最近期製作的系列都關於着我對於失去 Vivienne 的心情。我認為是我克服傷痛的過程,儘管現在我仍無法完全克服這件事,但創作對我抒發情緒非常有幫助。今年三月的 2023 秋季系列是 Vivienne 去世後的首個時裝展,因此內容都無可避免地圍繞着她;而 2024 春夏系列則是我有意識地決定以一種私人方式向她致敬。我重新打開了她的衣櫥,並對其進行重新演繹;我這輩子做過很多時裝展,但這次是我做過最愉快、最漂亮的一次。我總是非常享受為系列以及時裝展作準備的過程,一場時裝展並不單單只有衣服,它還有很多場地、音樂、燈光、髮型、妝容等元素,而你需要將它們全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這次我因為我能夠跟我的團隊合作,讓大家能夠透過這些衣服感受到 Vivienne 的存在,讓我感到非常開心。

4/ 下個系列還會與 Vivienne 有關嗎?

不會,我覺得我可以將這件事拋開了。當然,我們在一起工作了這麼久,她看待和批判事物的方式,以及其他我從她身上學到的東西,都如同血液般已經成為了我的一部分。但在這以外我也有很多想做卻從未實現的東西,而我覺得此刻正是一個正確的實行時機。

5/ 品牌 Vivienne Westwood 如何看待環保議題?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品牌也努力地尋找更好實行永續時裝的方式。時裝產業所造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全球氣候問題,然而每製造出一件新的產品,便會對環境產生多一分的傷害。Vivienne 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表明——「BUY LESS、CHOOSE WELL、MAKE IT LAST」,我認為這一概念不僅限於時裝,它更應該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度消費,現在我們製造了太多我們我們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相比之下,過往人們對待物品反而更加珍惜。

Photo courtesy of Vivienne Westwood

Photo courtesy of Vivienne Westwood

6/ 你如何看待近年逐漸興起的虛擬時尚?

說實話我很難接受虛擬時尚,雖然我並沒有真正了解它,但我認為時尚與的情感是無法分割的,而「人工」的方式卻很難實現真正情感。我喜歡真實的、可以觸碰的東西,例如我喜歡在實體店中試衣服所為我帶來的快樂,但我認為虛擬的東西卻無法做到這點。

7/ 那社交媒體呢?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然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虛擬世界都有好的、壞的一面,我覺得它對於傳播想法與意見是有好處的,但同樣人們總是會不假思索地在網路上發表意見也非常危險;而且我也認為它變化的速度太快,快得讓人無法真正欣賞事物,所以也不會對你帶來深層次的影響。

不過我最近在倫敦遇到了一些年輕人,是約莫 16 到 18 歲的千禧一代,他們的成長伴隨着社交媒體的崛起,網路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部分,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這群年輕人反而對社交媒體有着不一樣的看法,他們相對沒有那麼依賴社交媒體,並開始重視現實世界的事物。當然,也有可能他們只是少數群體。

8/ 你對新設計師有什麼建議嗎?

我覺得現在成為時尚設計師比以往更加困難,因為市場與品牌們都受到大企業的控制,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的作品都相當出色,但作為獨立品牌需要非常明確的目標,以及極大的熱情才能的脫穎而出。在創作方面,我建議年輕設計師可以嘗試多瞭解一點歷史,我們總是可以在歷史中學習到很多東西,我在指的並不單單是這二、三十年,而是從過去 1000 年間人們所創造出的事物中獲取靈感,而且現在網路也讓了解歷史也變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