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營養師和健康心理學家Karishma Shah解釋道:「鎂常被稱為身體的『 調節者 』,它默默地支持著身體的生化過程,直到缺乏鎂時才引起注意。」對於女性來說,鎂是一種基礎礦物質,對激素平衡、能量產生、骨密度甚至情緒調節都有重要影響。營養師和健康顧問Neha Sahaya補充道:「由於女性經常面臨激素波動、壓力增大以及更高的骨質疏鬆風險,所以鎂在日常營養中變得更加不可或缺。」
以下這兩位專家將詳細介紹缺乏鎂的八個症狀:
#1 失眠
如果你已經在睡前燃點了薰衣草蠟燭或使用香薰油,但仍然無法入睡,這可能與鎂的缺乏有關。鎂有助於調節神經系統,使大腦保持冷靜。因此當體內鎂水平低時,入睡或維持睡眠的難度可能會增加。
#2 肌肉抽筋
如果你經常出現眼部或肌肉抽筋,這可能是身體在告訴你鎂水平過低。鎂有助於肌肉在收縮後放鬆,因此當鎂水平下降時,肌肉可能會過度反應,導致突發的痙攣、抽搐或抽筋現象。
#3 持續低能量和疲倦
即使你飲食均衡、定期運動且有充足的睡眠,但仍然覺得相當疲倦?這可能是因為你缺乏鎂!這種重要的礦物質對於產生三磷酸腺苷(ATP)很重要,而ATP幾乎是每個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當體內鎂不足時,能量的產生會受到影響,讓你感到疲倦、無力,甚至精疲力竭。
#4 情緒失控
鎂因其對神經系統的鎮靜效果而廣為人知,並在調節血清素的產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對情緒平衡至關重要。當鎂水平下降時,身體可能會出現焦慮、易怒、情緒波動,甚至輕度抑鬱等症狀。
#5 頭痛和偏頭
反覆出現頭痛或偏頭痛也可能與鎂水平下降有關。鎂在調節血管和神經系統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體內的鎂水平降低時,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增加。
#6 激素失調
鎂在整個月經周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通過調節皮質醇並促進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產生來支持激素平衡。當鎂水平偏低時,經前症候群(PMS)的症状,如腹痛、脹氣和情緒波動,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特別是在激素變化的期間。
Karishma Shah表示:「鎂幫助緩解經前症候群的腹痛及平衡皮質醇等,在壓力荷爾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默默地促進身體的平衡。由於月經、懷孕、哺乳和高壓力等因素,女性更容易出現鎂的缺乏,因此鎂對女性來說變得不可或缺。」
#7 消化力減慢
鎂有助於調節消化道的肌肉收縮,保持腸道運作順暢。當鎂水平下降時,可能會導致脹氣和出現便秘或腹瀉,女性有時會將其誤認為腸易激綜合症(IBS)。
#8 心跳不規則或心悸
低鎂水平可能會擾亂心跳平衡,常常導致心跳不規則或心悸。
Neha Sahaya補充道:「除了這些徵兆外,簡單的血液檢測也可以評估你是否缺乏鎂。如果沒有正視問題,長期缺乏鎂可能會影響骨密度和血糖問題。」
如何增加鎂的攝入量?
鎂的攝取可以從食物入手,例如深色葉綠蔬菜、堅果、南瓜子、杏仁、豆類、全穀類,甚至黑朱古力。Karishma Shah建議多食用芝麻、鷹嘴豆、蠶豆及其他全穀類食物。她還補充:「使用傳統的烹飪方法煮熟綠葉蔬菜可以減少植酸的含量。」
Neha Sahaya表示:「根據個人的症狀,醫生能夠幫助選擇合適的鎂補充劑。例如甘氨酸鎂更適合促進良好的睡眠和肌肉放鬆,而檸檬酸鎂則對緩解便秘效果較佳。」
原文刊登《VOGUE》BRITISH
Editor
TATIANA DI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