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 Chanel穿上自己經典的中性設計,自帶一種氣場。

Coco Chanel穿上自己經典的中性設計,自帶一種氣場。

我很喜歡的一個關於人的前世的希臘神話是這樣的,原來人本來是一對一對的,共分三種組合,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及男人和女人。無論怎樣組合,他們都是背對背地連在一起,但有一天他們犯了錯誤激怒了神,於是把他們分開,人類變成要一個人自己活。

其實我從來覺得人便是人,只是碰巧出生的時候以不同的性別面世,但這不影響生而為人的自由和權利,例如喜歡一個人,是不應該和自己的性別掛勾的。愛情不應該有性別之分。你可以喜歡男人,也可以喜歡女人,甚至現在開始普及的第三種性別。
如果你有了以上的覺悟,便可以一種獨立思考,更純粹地從欣賞的角度,去看過去百年先後出現過和性別議題有關的風格偶像,而不用煞有介事地,以獵奇心態把性取向和性別取向標籤化,影響大家的判斷,本末倒置,把最重要的審美忽略了。

誠如可能是跨性別風格偶像最著名的 Marlene Dietrich 便曾經在訪問中說過,“I dress for the image…Not for myself, not for the public, not for fashion, not for men. The image? A conglomerate of all the parts I’ve ever played on the screen.”這位一直敬業樂業的表演者為了工作,可以要求極高,對自己的衣著吹毛求疵。最重要的,是她能把一個又一個形象優美典雅地呈現出來,不但跨性別,更超越性別,成為一位漂亮的表演者。所以,與其說Marlene Dietrich是跨性別,我更願意以超性別來形容她。

當然,沒有大環境的變化和影響,我們很難從固有傳統框框突破出來。事實上,直至19世紀末的人類歷史,都是封建地遵從男尊女卑的傳統而來,女性一直活在男性投射的目光和價值觀底下,只有間中出現少量超越性別的女士或男士。

年青的Coco Chanel便以清爽動感的jersey和長褲示人

年青的Coco Chanel便以清爽動感的jersey和長褲示人

然後踏入20世紀,人類迎來不同面向的巨大變化。首先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進化,我們有了火車和汽車,生活變得流動起來,女性的眼界得以開闊。同時間電影的出現,則讓女士們得以親眼目睹銀幕上各種形象的誕生,當然,電影也擔任了宣揚和傳播的重責,一眾荷里活女星的破格形象才能廣為人知。

另外一個不幸的巨變,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歐洲幾個參戰大國都出現沒有人工作的問題,男人們都出去打仗了,於是女性便要擔起代替男人工作的責任,再不用待在家裏。因此亦產生了微妙的政治轉變,便是女性開始擁有投票權,地位得到提升。

於是20世紀初在以上的大環境下,開始出現不甘平庸想突破傳統框框的女性,而且都以最先進的歐洲國度為主。像在法國我們便見證了一代著名時裝設計師 Coco Garbrielle Chanel 的崛起。孤身在修道院度過童年的生活,不但讓 Coco Chanel 積累了非一般的審美和價值觀,更養成她敢言直率的性格。是她一手把當時女性流行的露胸窄腰闊擺裙子 dress code 給顛覆成為扁平修長的衣著線條。這還不止,後來她更從男士服裝及運動裝吸取養分,直接就把男裝裁剪及布料應用在自己的設計裏,造就了經典的中性 Chanel look。

另一個產生巨變的國度便是德國。當中尤以1919年一次大戰後在威瑪成立的德國國民大會,便以民主自由的政治環境,為國民奠下追求自主創新未來生活的基礎,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的成立便是這種自由開放取向的象徵性沉澱。

那時一方面戰後重建工作吸收了大量女性,導致女性為了出外工作的方便關係而開始把儀容打扮往中性的方向發展,首先她們都剪短了頭髮,衣著需求亦傾向輕鬆方便,而在中性 Chanel look 還未延展到德國前,她們大部分都直接把男裝穿在身上。當中比較前衛的代表便是一班在包浩斯上課的女學生,她們絕大部分簇短髮,穿男性襯衣西褲甚至西裝,還會結上領帶,而因為男性領帶較長,於是便發展出 women’s tie 的設計。其後德國一份暢銷新聞週刊更為文稱呼她們為 Bauhaus girls,象徵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獨立自主、積極上進的女生,為社會帶來一番嶄新氣象。

Katherine Hepburn對長褲情有獨鍾,穿得較很多男人更帥。Katharine Hepburn in a scene from the film 'The Philadelphia Story', 1940. (Photo by Metro-Goldwyn-Mayer/Getty Images)

Katherine Hepburn對長褲情有獨鍾,穿得較很多男人更帥。Katharine Hepburn in a scene from the film 'The Philadelphia Story', 1940. (Photo by Metro-Goldwyn-Mayer/Getty Images)

1901年於德國柏林出生的 Marlene Dietrich 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出道。在她長達七十年的演出生涯裏,由前期的電影到後期的舞台,她一直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是最專業的表演者。她可以為了演出的形象而不惜工本訂造衣服,但私底下她卻是隨便得可以。上文曾經引用過她一次訪談的說話,其實還有下文,“If I dressed for myself I wouldn’t bother at all. Clothes bore me. I’d wear jeans. I adore jeans. I get them in a public store – men’s, of course; I can’t wear women’s trousers. I can’t remember when I last got a new pair. They last so long and get better and better. But I dress for the profession. I get my clothes in Hollywood and Paris, and if I can’t come to Paris, I wait.”在另一次晚年的訪談裏,她便說過,「我內心是紳士」。

Marlene Dietrich 這種公私分明的性格,不諱言自己雙性戀的膽識,風騷馳騁於男女之間的遊盈有餘,都令她成為眾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風格偶像,大家都會明白,自己實在望塵莫及,因為 Marlene Dietrich 不單止是跨性別偶像,更是超性別象徵。她對魅力的定義是,「魅力是一種保證,是一種你知道在各方面,無論在精神上、身體上和外表上都是正確的,而且,無論甚麼場合或情況,你都是平等的。」

沒有這份自知之明,沒有這種敢於人前的勇氣,Marlene Dietrich 不可能成為永恆的偶像。當然,她的勇氣不止於自我,更表現在對抗不公的堅毅,像二次大戰她公然反對納粹,更身體力行到前線盟軍陣地表演勞軍,都體現到她恢弘的氣概。

和 Marlene Dietrich 差不多時期在荷里活還有一位喜歡穿男裝的風格偶像,便是Katherine Hepburn。早在1930年代出道的她便開始穿着褲子,這在當時對一個女人來說是激進的舉動,但粉絲們卻照單全收亦開始模仿她的衣著。喜歡赤腳走路的她便解釋過自己不喜歡穿裙子的原因,原來是不喜歡穿絲襪!無論如何,一向特立獨行但絕對低調的她,早已為自己奠下風格偶像的地位。難怪於1986年,她獲得了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她對女性時尚的影響。

很多年後 Madonna 寫了一首名為“Vogue”的歌曲,內裏歌詞寫道,“They have style, they have grace ……, they all know how to strike a pose!”除了向一眾風格偶像致敬,也是反映當時流行的Vogueing運動,是最好地定義何謂風格偶像,與及提示了大家應該如何欣賞這些偶像,他們都是超性別的人,因為工作或自身的愛好,而選擇了有別於常人標準的着裝打扮,但他們所能散發的魅力和能量,卻是真正、真實而完整的,無花無假,一切從心出發,這樣才能流芳百世,永恆地烙印在大家的心目中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