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時,電影界普遍對於心理健康議題的描寫並不細微。除了少數幾部電影,大多數都是以非常激烈聳動的手法來描寫所謂的「精神失常」。還記得Glenn Close在1987年的電影《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 》中睜大雙眼、歇斯底里演出嗎?或是在1980年的電影《鬼店The Shining》中Jack Nicholson那撕心裂肺的咆哮?瘋狂就是瘋狂,理智就是理智,像是「瘋子」、「瘋人院」和「精神病院」這類的詞彙在當時被隨意地引用,而故事則以浮誇的敘事手法去呈現,聚焦於戲劇性的精神崩潰之上。

當時的流行文化,較多充斥著如何不著墨心理健康狀態的各種例子,大多數的案例都是針對一些應該得到關注情況的淺薄描寫。這些議題時之今日需要小心地被呈現,因為以心理狀態為主題的討論越來越多了,隨著討論度與公眾意識的發展,戲劇描寫也就跟著越來越深入。

到底這樣的文化什麼時候是對的?什麼時候又是錯的呢?

憂鬱、瘋狂 心理狀態的刻版印象

在文學作品中,Charles Dickens帶給我們的是Miss Havisham,她是1860年長篇小說《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中堅持穿著婚紗的典型老處女。是的,因為她是一位「瘋狂」的老婦人。

按照這套路,在電影中,一個角色陷入憂鬱,一定要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回想一下James Stewart在1946年的電影《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中的演出吧!他準備從橋上跳下去,因為他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養家餬口的經濟來源。這雖然很可怕,但這又有什麼微妙之處呢?那些與較貼近日常狀態患有憂鬱症的角色又在哪裡呢?

問題在於,劇情的設定通常偏向較為極端的手法。如果你有看過《驚魂記Psycho》(1960) 這樣的恐怖電影,電影裡精神病患者Norman Bates將自己打扮成他死去的母親,就可以發現「瘋狂」與謀殺在大眾的印象中,有著多麼緊密的連結。這類電影暗示著,心理健康狀態不佳總是伴隨著暴力傾向,不需要去多做驗證。

如果說荷里活電影曾經對「與精神狀態抗爭」有過比較像樣的描寫,那往往是與青少年的故事相關的。舉個例子,James Dean在1955年的電影《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中飾演一個飽受折磨的少年,以及他的經典台詞 :「我的心都要被你撕裂了!」很明顯,在平靜的表面之下,一些內心的動盪正在醞釀著,隱藏著的是一種無法言喻的焦慮感。

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新型態荷里活電影與人類心理狀況的深入探討

在70與80年代,年輕的電影製作人受到歐洲電影的啟發,對人類的心理狀態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最棒的一部就是由Robert Redford執導的奧斯卡得獎影片《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1980),這部片描述居住在郊區的家庭,面臨喪子之痛的故事,融合了創傷、悲傷與沮喪的情緒,因為倖存下來的孩子在自殺的念頭與家庭的崩潰間苦苦掙扎著。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另一部聚焦於心理健康狀態的優質電影是《權勢下的女人 A Woman Under the Influence》(1974),在這部電影中,Gena Rowlands飾演一位精神狀態每況愈下的母親,她的精神狀況最終造成了毀滅性的後果。這部電影的主要焦點是,一位每天扶著孩子上下校車的慈母,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一年後,奧斯卡得獎影片《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上映了,這部電影改編自Ken Kesey於 1962年出版的小說,將一個精神病院描繪成一座有著鐵窗與可怕的電痙攣療法的監獄,這並不能消除被強制送入病院患者的恥辱感。

真實反映人們對於精神病患的恐懼

撇除反常的現象不談,「瘋狂」在80年代仍是邪惡的危險代名詞。 《鬼店The Shining》中的Jack Nicholson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1978年的電影《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中的脫逃的精神病患者Michael Myers也是如此,還有yuppie最喜歡的角色,由Christian Bale在2000年的電影《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中飾演的Patrick Bateman也是。

與其他驚悚片一樣,它真實地反映出我們對與常人不同的精神病患角色的恐懼感。

「歇斯底里女人」的制式套路

然後是「歇斯底里女人」的制式套路,儘管它有許多形式去呈現,包括黏人的女朋友與愛抱怨的妻子等等,但它間接將女性情緒不穩定與不理性的刻板印象深植於觀眾的心裡。回想一下Ally Sheedy在《The Breakfast Club》 (1985)中的「籃子案例」,與Diane Keaton在《Annie Hall 》(1977)中飾演的角色,該片的導演Woody Allen甚至開玩笑的說著 :「你一定是經期來了!」因為她一直在抱怨。

「你一定是經期來了!」因為她一直在抱怨。

Fatal Attraction (1987)

Fatal Attraction (1987)

這些女性角色太容易被貼上「瘋狂」的標籤,而往往是因為這些男性電影製作人沒有去做任何更深入的查證。

《致命的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1987)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Glenn Close所飾演的Alex Forrest在電影裡用鍋子煮了兔子,將混亂的想法發揮到了極致,但她的心理健康狀況卻沒有受到任何質疑,劇情更多的是著墨於由Michael Douglas飾演的角色試圖抹去她與他錯誤的外遇戀情。

試想一下,如果他的妻子才是有心理健康問題的那一方,他將會如何處理與支持她度過難關呢?2017年,Close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對自己所飾演的角色進行了反思 :「她被認定為是一個邪惡的人,而不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90年代:《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vs《死亡日記 The Virgin Suicides》

進入90年代後,對於心理健康的描寫,雖然沒有太大幅度的改善,但卻有了些許的變化。例如,1999年的電影《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就是一部性別翻轉版的《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當初《飛越杜鵑窩》將精神病院描繪成一個有趣卻又令人惶惶不安的睡衣派對。

由Winona Ryder所飾演的Susanna Kaysen被診斷出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她是片中最具多重性格的角色,然而,電影的最終還是退回到了將一個因父親陰影而成為「瘋狂」女人的浮誇描寫,以Angelina Jolie用筆按住喉嚨時的邪惡的笑容上來呈現。

Girl, Interrupted (1999)

Girl, Interrupted (1999)

同年,在Sofia Coppola執導的《死亡日記 The Virgin Suicides》一片中,對女孩面對焦慮的呈現更為強烈。你可以看出Coppola對於里斯本姐妹的內心世界很感興趣,她們根深蒂固的憂鬱傾向與行為被世界誤解成在「呼救」。一個醫生甚至告訴其中一個女孩說,她年紀還太小,還不了解什麼是糟糕的生活。她又是怎麼去回答的呢?她說 :「很顯然地,醫生,你從來沒當過一個13歲的女孩。」

21世紀與惡劣的小報文化

即便到了21世紀初,流行文化仍沒有就心理健康進行任何有意義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小甜甜Britney Spears,她在2007年與丈夫離婚後就發生了精神崩潰,回想起來,最讓人震驚的是媒體對於這件事的報導有多麼的惡劣。

 「布蘭妮自導自演的自殺劇!」、「布蘭妮剃光頭髮了!」,或更直接的說「她瘋了!」這只是小報的幾個標題。當時,媒體還沒有現在的敏感程度,現在的媒體會被追究責任,甚至是會被完全取消執業資格。

《 Silver Linings Playbook》聚焦於躁鬱症的主角們,而不是將他們貶低為「荒謬可笑」的配角人物。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2)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2)

《 Silver Linings Playbook》(2012)似乎代表著荷里活電影在心理健康方面探討的大躍進,尤其是因為Jennifer Lawrence憑藉著飾演一名患有某種不知名疾病的年輕寡婦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在劇中的角色與Bradley Cooper飾演的躁鬱症角色相遇後,一段不尋常的戀情隨之發生。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電影,以幽默的方式呈現嚴肅的主題,而最重要的是,它聚焦於躁鬱症的主角們,而不是將他們貶低為「荒謬可笑」的配角人物。

影集探討心理健康已經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直到最近幾年,許多影集才開始有了關於心理健康意識的主流探討趨勢,2017年的影集《漢娜的遺言The series 13 Reasons Why》描寫了自殘與自殺。在漢娜貝克去世後,她的朋友們紛紛問著,有什麼徵兆嗎?為什麼沒有人注意到她的憂鬱症呢?這部影集呈現了社群媒體與網路霸凌的真實黑暗面,但許多人認為,這部影集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仍有不足,例如畫面生動的自殺橋段(隨後即被Netflix刪除),鏡頭不必要地停留在漢娜自殺的畫面上。

13 Reasons Why

13 Reasons Why

然而,《漢娜的遺言The series 13 Reasons Why》突顯了這些極度敏感的題材在電視上播出時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以負責任地態度去描述某些故事的重要性,以及在節目播出前放上警告標誌的重要性。

2017年推出的Netflix影集《異類Atypical》,以一位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青少年為主角,故事從他想交女友開始,深入探討日常生活互動狀況。 接著是2020年的影集《正常人Normal People》,它無情地挖掘著初戀回憶,同時展示了與觀眾甚有連結的角色們在不過度渲染的劇情安排下,面對焦慮與自我厭惡等等的問題。

最近,Steven Soderbergh因其在執導電影《瘋人院Unsane》(2018)時,對於精神疾病劇情的巧妙處理而廣受好評。Claire Foy在片中飾演一名被強行關在精神病院的女子,她的精神狀態不斷地受到質疑。

Unsane (2018)

Unsane (2018)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與20年前不同了,Soderbergh的這部心理恐怖片並不像是當前趨勢例外。這也顯示,大多數的電影與影集不再為了單一的敘事方式,而簡化描繪心理健康狀態。它也顯示出在劇本撰寫階段就已有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並且已經點出了危險信號。

與其他主題一樣,心理健康是人類狀況的一個面向,值得被深入研究。對於當今的故事敘述者而言,也許問題應該是,我怎樣才能讓與這個角色相關的觀眾們感覺不那麼孤獨?因為描寫的方式、細節與怎麼去呈現都很重要,這可能是讓某人獨自承受著痛苦與鼓勵別人尋求幫助之間的差別。

原文刊登於《VOGU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