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about to encounter the thing you’ve already forgotten.」這行字句印在一張薄薄的白紙上。在一個彷彿不經意卻其實經過精心編排的時刻,表演者沿著預設的路線,將紙條從他的手中遞到我手裡。
打開紙條時,童年時摺紙的熟悉感和愉悅感,頓時因訊息的份量而變得沉重。看見其他觀眾也收到紙條,這一刻似乎將觀眾群連結在一個共同的體驗中,但接收和閱讀的行為卻是孤獨的。對於同一個訊息,每個人的觸動又是否一樣?我腦海裏浮現出這個疑問同時,進一步擴大了這道裂隙。然而,正是在這些縫隙中,各種可能性得以萌芽。
這場相遇發生在巴黎巴塞爾藝術展期間(2025年10月22-26日),是跨領域藝術家Helen Marten構思的《30 Blizzards.》表演計劃的一部分。作為2025年巴黎巴塞爾藝術展的公共項目官方合作夥伴,Miu Miu持續探討女性特質和女性生活的故事。今年,應Miuccia Prada和Miu Miu之邀,Marten呈現了《30 Blizzards.》,一個探究女性不同人生階段的可能性的計劃。
Marten是一位英國藝術家,她探索我們的存在並重新詮釋周遭的世界。她的作品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倫敦泰特美術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等機構。2016年,她獲得享負盛名的特納獎,並多次參與雙年展。在遊走於雕塑、繪畫、素描、影像和寫作等媒介之間,Marten首次將其創作延伸至表演藝術。
實體展覽空間由五件雕塑構成,每件雕塑都配有一段全新創作的獨白影片。每組作品都指涉人生中的某個時刻,依時序從童年、群體、性慾、內在性,最後到失去。每段影片中以聲音作為敘事節點,打破了表演中模糊的抒情結構。
表演的核心是由三十位表演者飾演的三十個角色。每位表演者都被賦予獨特的「情緒天氣」,在歌唱與言語之間轉換,穿梭、舞動、奔跑於Palais d’Iéna,佔據著不同空間。這場與劇場及歌劇導演Fabio Cherstich密切合作的表演中,角色的命名和主題豐富多元——有天氣系統、動物、原型角色,甚至純粹的姿態或感受。試想「Kindness」、「Rain」、「The Oracle」,以及「The City」和「Asphalt」。他們的語言和文本爆發使他們既是獨立個體,又是協作群體。同樣地,他們之間的遭遇——指尖的輕觸、對視、擁抱——創造出連結的時刻,匯聚成一個意義重大且充滿希望的整體。
「《30 Blizzards.》運用語言、幽默、物質和圖示,暗示任何個體的複雜力量持續與更廣闊的集體身份糾纏——這些決定性的種子既被風持有,又被風播散。」Marten在展覽圖錄附錄中寫道。
作為觀眾,我們不受距離限制,與表演者共享同一片天地。在這樣的空間裡,觀看的界限逐漸模糊:我們注視表演者的同時,目光也不自覺地掃過其他同行的觀眾,兩種凝視自然交織。當我們各自在空間中尋找前行的道路時,不知不覺間,觀者與被觀者的身份也在流動交換,共同編織成這場流動的風景。
Marten在展覽圖錄中繼續寫道:「在表達序列之間,有縫隙:它們被澆灌,新事物在其間向上生長。」
受Rosmarie Waldrop提出的「gap gardening」概念啟發,探索寫作中的縫隙與裂痕,Marten為《30 Blizzards.》策劃了兩場題為「Pleasure Image, Pleasure Text」的座談會。在座談會當天下午,數十人手持筆記本,坐滿了Palais d’Iéna的半圓形會議廳。Marten本人坐在前排。
第一場座談會題為「A Specific Watering: Gap Gardening」,匯聚了Bhanu Kapil、Preti Taneja和Simone White等傑出思想家。在Juliet Jacques的主持下,與談者討論了詩歌、評論和寫作中縫隙的生成可能性。用Taneja的話來說,這是「頁面上的呼吸工作」。第二場座談會題為「Glyphic Apparations And The Lost Planet: What Falls To Dust Ever Returns」,是一場廣泛的討論,與談者包括Vanessa Onwuemezi、Nuar Alsafir和Rachel Allen。討論從剖析生產性與暴力性隱喻,延伸至心靈的難以捉摸之處,再到時間的膨脹與壓縮,以及語言如何存在於身體之中。這場豐富多彩的討論以Allen朗讀《Exeter Book Riddles》中的一則謎語結束——這是一本由修士用古英語寫成的殘篇謎語詩集。在作家、記者兼電影製作人Juliet Jacques的主持下,兩場座談會都深入而富有思考性地探索了語言的可能性,與《30 Blizzards.》的表演形成美妙的呼應。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Editor
Karrie L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