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l Cyprien

Karl Cyprien

平日裏,Arsham的藝術創作往往是巨型的雕塑裝置,而Archive Editions所出售的則是體積(和價位)相對親民的作品。“有很多年輕收藏家,尤其在中國,正在關注一種全球文化,他們處于一種全球性的興趣領域。”藝術家解釋道。經由他多次高調的跨界合作——從Dior到Kith到Adidas——Daniel Arsham這個名字已經跳出藝術圈範圍,牢牢鑲嵌于流行文化的世界。

同時,他也深谙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理解無法阻擋其作品被轉售這一現象,並索性直接與二級市場平台StockX開啓合作。這樣以來,轉售的利潤能全部捐贈給其母校紐約庫伯聯盟學院(Cooper Union)來資助藝術教育。在開啓這個新篇章之際,我們與藝術家和Archive Editions的Managing Director, Karl Cyprien聊了聊這個新的形式。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Vogue Man Hong Kong》:當初怎麽決定針對中國市場創立Archive Editions?

Daniel Arsham:2019年,我在上海昊美術館舉行了在中國的首個大型個展。當時我還不知自己在中國的受衆有多大但展覽開幕那天就有近一萬人來參觀。能看到很多年輕人對我的作品感興趣讓我很有啓發,而他們說想去夠購買版數作品但從美國買很麻煩。所以我們創立Archive Editions來填補這個空缺。

在中國,大家對藝術的興趣充滿新鮮感。他們對藝術的態度不像在西方有那麽多曆史包袱,在歐美,藝術史的重擔影響著藝術圈的權威階層,定義他們視爲珍貴的東西。這種感覺在中國並不存在。大家趨向于他們真正喜歡的東西,這也是我個人在收藏和喜好中的看法。

Karl Cyprian:我們立志要推進Daniel的藝術在中國的民主化,這是當初創立Archive Editions的動力。若想栽培你的觀衆,在畫廊和機構層面需要産生一種對話,但也需要創造內容和産品。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Vogue Man Hong Kong》:你覺得你的作品爲何在亞洲得到如此多的認可?

Daniel Arsham:在建築、美式、風格,亞洲文化推崇一種簡潔和減少的內在,我覺得這個跟當地文化很有關聯,而我的作品也說明這一點。

《Vogue Man Hong Kong》: 時間的流逝是你的作品中的重要主題,你爲何對此感興趣?

Daniel Arsham:我覺得時間是當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如何分析時間,與它相處,如何想象它,圍繞著它來安排我們的生活。這個無形的力量主宰了我們的大部分思想。我的很多作品都關乎挑戰我們對此的看法,以及圍繞它我們如何構建自己的生活。

《Vogue Man Hong Kong》:相比老一輩,你覺得年輕收藏家在作品中最看重的是什麽?

Daniel Arsham:每一代都定義一種新的文化。有很多年輕收藏家,尤其在中國,正在關注一種全球文化,他們處于一種全球性的興趣領域。這也是我認爲我們都應該生活的世界。我對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都感興趣,而這些事情會影響我的思維方式和我對世界的看法。

Karl Cyprian:年輕一代收藏家非常獨特。收藏之余,我認爲他們是中國的文化消費者,他們對國際和國內的文化時刻都了如指掌。隨著商業和藝術界之間的融合愈發普遍,這一群體的重要性將繼續成倍增加。國際品牌開始發掘他們的影響力,爲他們打造專屬産品。與藝術收藏家不同,他們是各個方面文化的消費者,也許是來他們最喜歡的歌手推出的産品也可以是藝術品。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Photo courtesy of Archive Editions

《Vogue Man Hong Kong》: Daniel Arsham和Archive Editions已經與StockX開啓正式合作。你們對這種二級市場平台有什麽樣的看法,又爲何選擇與StockX合作?

Daniel Arsham:肯定會有人爲了轉售作品而去購買,尤其是這些版數作品。這是不可避免的亦是世界的自然規律。坦率地說,我的産量有限,而市場的需求超越我能生産或完成的數量。這就是推動二級市場的動力。

《Vogue Man Hong Kong》: Archive Editions的下一步是什麽?

Daniel Arsham:除了我的作品之外,在未來的一年,觀衆即將能在Archive Editions看到其他創作人士的作品。

Karl Cyprian:從實體裝置,無法想象的跨界合作再到流媒體網站的內容制造——未來將帶來很多。

Text: Mengyun Wang
Editor: Jacky Tam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