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故事甚少會在 Burger King 展開。不過,Glenn Martens 接掌 Maison Margiela 創意總監一職的那一刻,正正就是在 Burger King。正如他經常談話時笑聲連連,這次他也在笑聲中娓娓道來這段經歷:「我在諾曼第買了一間位於鄉村的房子,當時已經在那裏待了四日。那裏沒有電,沒有暖氣,我只能靠壁爐取暖,而且幾天都沒洗澡。星期一晚我開車回巴黎,全身是煤灰,頭髮還黏著乾草。晚上八點,我的律師打電話來說:『馬上停車!』於是我就停在一間 Burger King,那裏就是我簽下 Maison Margiela 合約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十點,我抵達工作室:『大家好!』」

Glenn Martens 將於 7  月 10 日 1 點 30 分(香港時間)展示他為這個於 1988 年創立的品牌設計的首個系列。這是一個「Artisanal」系列,隸屬於 Martin Margiela 於 1989 年創立的高級訂製系列,並自 2006 年起被納入巴黎高級訂製時裝週日程。

Glenn Martens 說:「這將會是相當震撼的一場演出。Artisanal 一直是 Maison Margiela 最根本的表現形式,而這次的首個系列,對我來說,是一個奠定品牌語言基調的契機,並通過我的詮釋重新連結 Maison Margiela 的創始價值。」

在預告片與劇透之間,有條很微妙的界線,很容易令人想跨越它。簡單來說,在工作室裏看到的設計,如同 Glenn Martens 所說的那樣「震撼」,因為多重材質與美學元素的巧妙結合——原始與華麗、粗獷與奢華、克制與張揚、陰鬱與歡騰——都在一個受控的環境中,通過強烈的姿態輪廓展現出來。

Glenn Martens 首個為 Maison Margiela 設計的高級訂製系列將於星期三亮相,搶先一睹精彩預告。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Glenn Martens 首個為 Maison Margiela 設計的高級訂製系列將於星期三亮相,搶先一睹精彩預告。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Glenn Martens 補充:「我不是說所有東西都照我原來的設計呈現,但這就是創作過程:它們比我的草圖還要好。」這些設計與 Martin Margiela 的創作哲學有着具體的聯繫,例如透過富有想像力的重新構思為日常物件注入新生命,這是 Margiela 的核心理念之一。同時,這些設計也展現出 Martens 與 Margiela 共有的比利時風格。當然,還有面具的出現。

Glenn Martens 說:「我們今日正在試戴這批面具,然後它們會送去我們合作的一位汽車維修師傅那裏,他們會把這些面具焊接起來。」Martin Margiela 的首個系列(1989 年春夏)中便使用了面具,後來的許多系列也延續了這一設計手法。這是一種能將注意力從模特兒轉移到服裝上的裝置,同時也反映了 Margiela 那種既不是匿名但卻堅定地保持低調的立場。

Martin Margiela 為 SS89 舉辦的首場時裝騷就包括面具造型(左),隨後的 SS96 系列(中)和 AW98(右)中也出現了面具造型。
Photo: Condé Nast Archive

Martin Margiela 為 SS89 舉辦的首場時裝騷就包括面具造型(左),隨後的 SS96 系列(中)和 AW98(右)中也出現了面具造型。

Photo: Condé Nast Archive

這與 Glenn Martens 對於品牌核心價值的理解不謀而合。他說:「服裝的完整性是一切的起點 —— 衣服應該自己說話。所以 Martin 才會為模特兒戴上面具。我覺得這在現在這個時代非常有趣且矛盾。到了 2025 年,時裝展的成功往往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模特兒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而對我來說,至少目前,我仍然努力讓服裝成為焦點 —— 衣服永遠是第一位的。希望這些衣服本身也能在社交媒體上獲得關注······希望如此。」

Glenn Martens 希望這些設計亦能觸動一批新的高級訂製客群,他早於 2022 年為 Jean Paul Gaultier 擔任客席設計師時,已開始思考這些受眾。「那次經歷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機會,讓我理解高級訂製客戶的需求與渴望······但那種炫耀自己極度富有的『珍稀性』,並不符合 Margiela 的語言風格。所以我們不會做一條價值 75,000 美元、全部手工刺繡的裙子或其他類似的東西,因為那不屬於這裏的風格。但我們會找到另一種形式的華麗與豐富,希望吸引一些帶點俏皮的人與之共鳴。」

Glenn Martens 和他的團隊花了一些時間去描繪他們設計目標的女性形象,試圖塑造一種受眾的典型模型。「她不在乎,」Martens 這樣形容這個品牌的精神代表。「她可能穿著最美的雪紡長裙或皮革大衣,但她會冒雨步行去晚餐,因為乘坐的士太麻煩。她也不介意去參加一場藝術展開幕,然後用塑膠杯喝葡萄酒。她會自己捲菸······她的美與性感完全來自於她的態度。」

第二波首秀系列預告。Martens 表示:「我們將探索一種不同形式的華麗與豐富,希望能吸引一些帶點俏皮的人與之共鳴。」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第二波首秀系列預告。Martens 表示:「我們將探索一種不同形式的華麗與豐富,希望能吸引一些帶點俏皮的人與之共鳴。」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Margiela 一代的孩子們

除了態度,如何解讀並運用 Maison Margiela 的設計語言與核心理念,是 Glenn Martens 在創造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道複雜方程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當然與 Martin Margiela 本人的作品有關。正如 Martens 所說:「品牌成功的原因在於它的創始價值與設計語言,作為新的創意總監,你需要尊重這些基礎。而真正美麗的地方在於,當你擁有了這些語言,能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將它們帶入世界。」

他繼續說,Maison Margiela 的特定挑戰在於,創始人的設計思維對整個時尚界的影響有多深。「我自己就是 Margiela 世代的孩子。我認為 Martin 不僅僅是一位設計師,他是一所學校,改變了很多人的思維方式······日本設計師的改變稍早於他,但我認為在歐洲,是 Martin 帶來了這種轉變,讓人們認識到服裝不必遵循傳統的結構。他試圖找到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美、看待結構,甚至看待整個時尚界。而自那以來,這已成為無數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有些人更直接受到影響,有些人則不那麼明顯。我一直認為,我非常明確地屬於那種受到他影響的設計師。」

這也引出了有關原創性、擁有權與身份的問題。Martens 再次笑了起來,談到他深入研究 Margiela 世界時,那些有時讓他感到創意挑戰的時刻。「當我剛到這裏時,我讓我的造型師把 Martin 的所有檔案作品都拿出來,因為我之前只在書裡見過它們。當我終於看到實物時,我對自己感到非常失望。我想:『天啊,我之前在 Y/Project 的時候,簡直就是在複製他的東西!』」

如果說 Glenn Martens 在他為這家巴黎獨立品牌 Y/Project 工作的 13 年間,作品無意識地充滿了 Margiela 的影響,那麼也有一些設計師對於將這位創始人的設計語言融入自己的作品採取了更精心設計的方式。「Margiela 一直是許多設計師和品牌的靈感來源,有些人更直接地借鑒,有些人則沒那麼明顯,」Martens 說。

我喜歡這個品牌的創始 DNA,但其中的許多 DNA 已經被完全掠奪;『掠奪』這個詞形容得再貼切不過了。我的目標是以優雅的方式重新掌握這些元素,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它們。

Glenn Martens

另一個需要 Glenn Martens 考量的因素是 John Galliano 對這個品牌的巨大貢獻,他從 2014 年 10 月到 2024 年 12 月擔任創意總監。Martens 說:「我熱愛他在這裏所做的一切······John 是一位高級訂製的天才,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奇幻世界,而產品與這個世界有着密切聯繫。我永遠無法成為 John;我不是一個那麼厲害的故事講述者。」John Galliano 在 Margiela 的設計,反映出他在結束了為期13年於 Dior 的職業生涯後,將那種極致奢華、敘事性極強的高級訂製時裝展,折射到 Maison Margiela 上,展現出他獨特的創意視角與對法國奢侈品的重新詮釋。

這為 Martens 開啟了一條全新路線。他表示:「我認為,在 Martin 的時代,這個世界更加小眾。當時的奢侈品更多是通過一種獨立的思維方式來體現它的排他性。而現在,奢侈品也與工藝技術和剪裁密不可分:這是 John 帶來的,我們需要繼續發展,因為這已經成為品牌成長的一部分。」

然而,Martens 也補充說:「我是一個非常貼近街頭的人。我認為,日常街頭的現實也是 Martin 的起點之一。而這是我希望再次重新連結的部分。」

共同的根源

而其中一個讓 Martens 找到共鳴的關鍵,便是他與 Martin Margiela 共享的比利時文化背景。「我認為那種真正的比利時感,是存在的。因為比利時並不是一個特別美麗的國家——天氣多雨、工業化嚴重、自然資源稀少······所以我們被迫在意料之外的地方尋找美感。這就是比利時人會做的事情。」

他繼續說:「Dries Van Noten 嘗試把最醜的顏色放在一起,卻發現了美感;Martin Margiela 則把膠袋變成奢侈品。我認為,這就是比利時的態度。這是我希望帶回 Maison Margiela 的東西。」

Martens 透露,他早於 1 月 28 日正式報到 Maison Margiela 當天,已完成整個高級訂製系列的設計。「我當時帶着整個系列來報到,從顏色到mood board,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只需要去製作。」他補充,這也源自於他個性使然:「我有一種好學生情意結,總是班上第一名。」同時,他亦預視到 Renzo Rosso 的期望——他自 2020 年起已為 Rosso 的 Only The Brave 集團旗下的 Diesel 擔任創意總監。「我知道 Renzo 一定會希望我做這個系列,所以我得準備好。」

Glenn Martens 和 OTB 集團總裁 Renzo Rosso 於 2022 年 9 月出席 Diesel 時裝展。
Photo: Victor Boyko/ Getty Images/ Diesel

Glenn Martens 和 OTB 集團總裁 Renzo Rosso 於 2022 年 9 月出席 Diesel 時裝展。

Photo: Victor Boyko/ Getty Images/ Diesel

這也是為甚麼在那個改變命運的 Burger King 停車場裏,Martens 就已經開始設計。他在聖誕前的周末前往威尼斯,在酒店餐廳醉醺醺中開始構思。「我帶了很多書,用便利貼標註那些未被充分挖掘的基本元素。」然後,在聖誕節期間的兩週裏,他住在布魯日的哥哥家,開始想像並繪製這個系列的設計。布魯日是他和哥哥出生和成長的地方,Martens 回到家鄉是因為他們的祖父剛剛去世。這位祖父在去年百歲生日時,還收到比利時國王 Philippe 寄來的賀信,讓全家都倍感驕傲。

Glenn Martens 雖然對比利時的美麗程度持苛刻的態度,但毫無疑問,布魯日是歐洲最美的城鎮之一,而他的家鄉某些特質與他對 Maison Margiela 的描述不謀而合。「我認為 Margiela 的歷史非常憂鬱且富有詩意,」他說。「儘管其中還總帶着一絲不敬,但我總覺得它像是在哥德式大教堂的陰影中沐浴。」

高期待值與秘密武器

任何人剛上任新職位的頭幾週都可能面臨緊張局面,對 Martens 和 Maison Margiela 員工而言也不例外。但在交出整個系列設計不久後,Martens 帶了一項「秘密武器」進入工作室:一隻可愛又充滿性格的邊境㹴犬 Murphy。我們第二次 Zoom 通話時,Murphy 被抱上鏡頭,馬上親吻這位新任創意總監的鼻子。Martens 說:「基本上,所有人都立即愛上他。我是上任一個月後才養他,他幾乎每次都會跟着我——他很受歡迎。」

Glenn Martens 抱着愛犬 Murphy,這是他在 Maison Margiela 工作室的「秘密武器」。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Glenn Martens 抱着愛犬 Murphy,這是他在 Maison Margiela 工作室的「秘密武器」。

Photo: Courtesy of Maison Margiela

這已經成為我們見面時的一個小習慣了,無論是在米蘭談 Diesel,還是在此之前偶爾於巴黎談 Y/Project,我們總會以偷偷靠窗抽一根煙結束會面。談到他依然擔任創意總監的 Diesel,Martens 顯得很有信心,認為自己能在這家位於米蘭的牛仔服飾巨頭與他新的巴黎高端設計品牌間有效分配精力與時間。

「Diesel 就是 Diesel——Z 世代、街頭、派對、流行文化······我不再身處其中,我現在是跟愛犬在花園喝茶的人。但我依然熱愛 Diesel 的價值觀,從我自己的角度切入、沉浸其中、擁抱它。這並不代表品牌要完全變成我,而這很正常——其實,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創意總監在非自己命名品牌中的職責所在。」在 Martens 擔任 Diesel 創意總監的關鍵前三年裏,他同時呈現了許多備受讚譽的 Y/Project 系列,這進一步證明了他有能力處理雙重職責的挑戰。

Y/Project AW14 男裝系列,Martens 為該品牌設計的第一個系列。
Photo: Victor Virgile/ Gamma-Rapho/ Getty Images

Y/Project AW14 男裝系列,Martens 為該品牌設計的第一個系列。

Photo: Victor Virgile/ Gamma-Rapho/ Getty Images

Diesel AW25 後台。Martens 將繼續擔任品牌的創意總監。
Photo: Acielle/Style Du Monde

Diesel AW25 後台。Martens 將繼續擔任品牌的創意總監。

Photo: Acielle/Style Du Monde

但眼下,他的焦點全在 Maison Margiela。他穿著白色工作袍,倚靠在窗台前,望着陽光灑落的 Place des États-Unis,說道:「這裏是夢想之地。一個讓人夢想回家的地方。但壓力也很大,特別是我不想搞砸這一切,大家對我期望很高。所以基於這一點,我想親手掌握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拭目以待吧。」

 

原文轉載自《VOGU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