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émie Voyer

Noémie Voyer 是 Heuritech 的時尚策劃經理,憑藉在趨勢預測和時尚諮詢領域的深厚背景,她擅長將算法洞察轉化為全球品牌的時尚前瞻策略,幫助解碼未來趨勢,識別文化潛流、新興美學以及塑造明日系列作品的消費者行為變化。

VOGUE HK:設計師的首展系列有多重要?你能分享一些與此相關的最新趨勢嗎?
Noémie:設計師的首展系列是時尚界一個關鍵時刻,它不僅對他們接手的品牌意義重大,也為當季奠定了創意基調。這預示着品牌的延續、突破或重新調整。在當前環境下,各大品牌正經歷快速變革(例如‭ ‬Demna‭ ‬離開‭ ‬Balenciaga、Jonathan Anderson‭ ‬入主‭ ‬Dior,以及‭ ‬Matthieu Blazy‭ ‬掌舵‭ ‬CHANEL‭ ‬等),這些轉變不僅影響着品牌固有的風格,更塑造着整個時尚產業的視覺語言。在品牌必須保持高度辨識度,同時又需快速演變以在社交媒體、二手市場和街頭文化中吸引目光的背景下,首展系列不再僅是創意呈現;它更是一種策略性的重新定位。設計師們被期望在一場騷中展現清晰的觀點,同時平衡品牌傳承與當代關聯性。

Jonathan Anderson 為 Dior 設計的 2026 春夏男裝首展 (Photo by Giovanni Giannoni/WWD via Getty Images)

Jonathan Anderson 為 Dior 設計的 2026 春夏男裝首展 (Photo by Giovanni Giannoni/WWD via Getty Images)

VOGUE HK:2025 年秋季系列的關鍵趨勢或主題是甚麼?目前是否有任何預期之外或非傳統的潮流正在興起?
Noémie:一種新型態的奢華正在浮現,它較少關乎炫耀,更多是關於自主。我們將其定義為「Sigma‭ ‬奢華」(Sigma Luxury),這是受到「Sigma‭ ‬男性」原型啟發,從「低調奢華」(Quiet Luxury)演變而來的一種概念。與「Alpha‭ ‬男性」原型相反,Sigma‭ ‬男性自給自足,自信內斂,且對社會階層不感興趣。其女性對應特質同樣強大,這種女性憑藉意圖而非引人注目來引導。她沉着自信,風格時尚卻不張揚,並在自己的節奏中最能展現活力。她的奢華是內向的,由體驗而非曝光來定義。在這個痴迷於能見度的時代,她選擇了洞察力,她傾向於極簡、經典的單品,那些反映存在而非表演的服飾。如今,無論男女,都正擁抱這種更為真實、務實且永續的穿著方式。

然而,時尚界一如既往,總有對立面並存。在‭ ‬2025/26‭ ‬秋冬女裝展場上,我們觀察到一種我們稱之為「大膽懷舊」(Bold Nostalgia)的趨勢,這是一種融合了復古元素與當代大膽風格的全新玩味。這並非為懷舊而懷舊;而是時尚界終於找回樂趣,但這種樂趣是有意識的,而非譁眾取寵。大膽懷舊的精髓在於扭轉輪廓、混搭印花,並自信地進行造型。盛裝打扮成為了一種樂趣與實驗的形式,這正是我們一直以來集體渴望的。

當然,潮流並非僅限於天橋;它們在社交媒體上蓬勃發展。而且愈來愈清楚的是:有些潮流是為了演算法而生,而有些則是為了真實生活而存在。隨着時尚產業擺脫「低調奢華」(Quiet Luxury)那種「零失誤」的美學,我們看到受藝術影響的美學正在崛起,重新定義了「經典美」的含義。怪誕的比例和非主流的細節正在塑造一種全新的「怪奇時尚」(weird-chic)語彙。

VOGUE HK:在你看來,時尚/奢侈品產業正面臨危機還是新挑戰?大眾/消費者對時尚有哪些期待?
Noémie:時尚與奢侈品產業正進入一個重新校準的新時代,其形成原因包括行業疲勞、經濟不確定性以及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與此同時,我們正在見證一場從快速更迭的微趨勢轉向更廣泛的宏觀風格運動的轉變,其中個性化和永恆性佔據了主導地位。個人風格,而非季節性必備品,正在成為衡量品味的新標準。這種世代轉變受到網紅(influencers)崛起的進一步推動。Z 世代的時尚宣言很明確:追求原創,而非重複。在社交媒體的影響,時尚靈感現在是全球性、同儕驅動且經由演算法強化的。

Nick Tran

Nick Tran是一位常駐巴黎的藝術家、買手與顧問。在‭ ‬SSENSE‭ ‬擔任採購總監期間奠定其業界影響力後,他現今主理‭ ‬Dover Street Market Paris‭ ‬的採購與商品策劃,為時尚界最具前瞻性的殿堂注入獨樹一幟的視野。

VOGUE HK:能否與我們分享過去 20 年間,哪些設計師的首展與創意方向最令你難忘?
Nick:最近最讓我驚豔的是 Julian Klausner 在 Dries van Noten 的初登場。他完美延續了這個標誌性品牌的精神,在尊重 Dries 多年奠定的設計語彙之餘,成功注入個人視野。既讓忠實客戶驚喜,又吸引了全新客群。

VOGUE HK:你如何看待今年時尚界的「音樂椅」現象?對即將到來的新季度,是否有特別期待的首展或設計師系列?
Nick:我最期待 Mathieu Blazy 在 Chanel 的首展。他在 Bottega Veneta 時期以犀利視角探索工藝的表現令人激賞,很好奇他將如何在Chanel 續寫自己的故事。

Bottega Veneta 2025 春夏時裝展成為 Matthieu Blazy 的告別之作 (Photo by Victor VIRGIL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Bottega Veneta 2025 春夏時裝展成為 Matthieu Blazy 的告別之作 (Photo by Victor VIRGILE/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VOGUE HK:你至今最成功的採購案例是甚麼?從中獲得了哪些關鍵經驗?
Nick:發掘與扶持新銳設計師始終是最令我振奮的工作。在當前「音樂椅」效應下,正是這些新銳以前所未見的創意、技法與獨特視角引領風潮,這正是大型品牌難以提供的。

VOGUE HK:2025 秋冬季度哪些關鍵趨勢或系列令你期待?
Nick:我最期待的是個人風格、配件運用與裝飾主義的強勢回歸。像 All-In、Rick Owens、Chopova Lowena 和 Edward Cuming 這些品牌大膽運用亮片、珍珠、鉚釘、串珠等元素,讓每件單品都獨具魅力。

VOGUE HK:奢侈品市場放緩如何影響零售業整體?你期待品牌如何因應市場需求作出調整?
Nick:頂尖的時尚永遠是對時代的回應。我期待品牌能挑戰現行體制,開拓更永續的新道路。最重要的是,但願這波調整能激發創意浪潮,用新思維持續點燃我們的熱情。

VOGUE HK:時尚的下一步是甚麼,你有甚麼預測或希望嗎?
Nick:無人能預知未來,但我們始終相信:最精彩的尚未到來。

Hanan Besovic

Hanan Besovic是一位內容創作者和時尚評論家,他透過‭ ‬Instagram帳號分享對時尚行業動態的意見,以誠實、幽默的風格為網友揭開時尚業的面紗。就如他的帳號名稱──“I deserve couture”(我值得享受高級訂製服)所表達,即使沒有經歷正式的時尚培訓,他以創新的格式為時尚界帶來獨特聲音。

VOGUE HK:你能分享過去‭ ‬20‭ ‬年中最令人難忘的創意總監首展或創意方向嗎?
Hanan‭:回顧過去‭ ‬20‭ ‬年的多樣首展和創意方向,實在有太多值得探討的範疇。不過,有幾位的確特別突出,例如‭ ‬Raf Simons‭ ‬在‭ ‬Dior、Alessandro Michele‭ ‬在‭ ‬Gucci、Anthony Vaccarello‭ ‬在‭ ‬Saint Laurent、John Galliano‭ ‬在‭ ‬Maison Margiela,以及‭ ‬Demna‭ ‬在‭ ‬Balenciaga。近幾年來,首展的數量相比以往更多,但如果要我在最近幾位中選擇,我一定會選擇‭ ‬Chemena Kamali‭ ‬的‭ ‬Chloé‭ ‬首展,以及最近的‭ ‬Glenn Martens‭ ‬在‭ ‬Maison Margiela‭ ‬的作品。

VOGUE HK: 你認為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創意總監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或願景?
Hanan:在首展中,有許多元素必須完美結合。我希望看到品牌或設計的全新面貌,看到有趣且獨特的文化參考。我想看到故事,並希望被娛樂。如今許多系列的展示似乎缺乏故事或意義,有時候就像只是展示服裝而已。因此,我認為許多元素在成功的首展都扮演著關鍵角色。

Chemena Kamali‭ ‬為‭ ‬Chloé‭ ‬設計的 2024 秋冬系列首展(Photo by Getty Images)

Chemena Kamali‭ ‬為‭ ‬Chloé‭ ‬設計的 2024 秋冬系列首展(Photo by Getty Images)

VOGUE HK:經歷 2025 秋冬、2026 春夏男裝和 2025 秋冬高級訂製服周後,對於眾多新任創意總監的首作,你有何看法?
Hanan‭:我覺得這些首作都非常有趣。時尚界目前似乎以每小時‭ ‬200‭ ‬英里的速度在變化,變化如此迅速,但我認為這正是讓時尚界保持有趣的原因。我喜歡從別人的視角看待我喜愛的品牌,並判斷這些視角是否與我共鳴。當中有一些非常出色的首作,也有一些不那麼理想的,但總體來說,我認為不能僅憑一次首展來評價一位創意總監在品牌中的表現。

VOGUE HK:你對 2026 秋冬季節有甚麼期望?
Hanan‭:我想觀望各品牌的‭ ‬CEO‭ ‬會讓新任設計師待多久。隨着時尚行業的快速變化,一些非常有才華的設計師因行業的金錢驅動,而未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這就是為甚麼我要特別讚賞‭ ‬Ferragamo,他們給予設計師充分信任,讓他做出驚人的成績。因此,我期待看到新的設計師上任,也期待時尚界在 2025 年對世界現狀的回應。

Beka Gvishiani 

Beka Gvishiani 是 Instagram 平台 Style Not Com 的創辦人,他透過鈷藍色背景以及幾行白色文字傳遞時裝快訊和時尚評論,這種簡約直白的報導方式,讓他在眼花撩亂的社交媒體中突圍而出。

VOGUE HK:你能分享過去 20 年最令人難忘的創意總監首展或創意方向嗎?
Beka:絕對是 Jonathan Anderson 的 Dior!對我來說,Jonathan Anderson 的設計在於讓多重概念層疊,找到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意想不到的聯結,並將其置入一個切合時勢、成功且具商業價值的背景中。我在他的 Dior 首展中看到很多這樣的元素。

VOGUE HK:2025 年秋季的關鍵趨勢或系列中,有哪些讓你感到興奮?
Beka:我總是很高興看到正式服裝和西裝專業剪裁的新體現,2025年秋季有很多這樣的作品。

VOGUE HK:經歷 2025 秋冬、2026 春夏男裝和 2025 秋冬高級訂製服周後,你有何看法?
Beka:我非常興奮能身處這一切之中,我認為 2025 年可能是時尚歷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將有約 15 位設計師在重大品牌中首次亮相。

VOGUE HK:你認為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創意總監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或願景?
Beka:重新愛上品牌,永遠不忘其歷史,同時讓品牌現代化。此外,還要不忘帶來一點樂趣。

Jonathan Anderson 為 Dior 設計的 2026 春夏男裝首展 (Photo by Adrien Dirand)

Jonathan Anderson 為 Dior 設計的 2026 春夏男裝首展 (Photo by Adrien Dirand)

VOGUE HK:FW26 季度有甚麼讓你最期待?
Beka:Matthieu Blazy 的 Chanel 首展!

VOGUE HK: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你如何調整自己的評論策略或風格,讓內容更貼切?
Beka:我一直保持自己的節奏。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讓我探索新思路和評論,所以我從不做計劃。

VOGUE HK:最近幾個月中,你認為最具影響力的時尚廣告或推銷策略是甚麼?
Beka:具體的例子我想不起來,我很懷念 2000 年代的廣告。那個時期的廣告更敢於「冒險」,在視覺上更具創意。他們常常選擇戶外拍攝,甚至在沙漠中拍攝奢侈品,突破傳統的舒適區,例如 Mert and Marcus 拍攝的 2004 年 Louis Vuitton 春夏系列廣告。

VOGUE HK:你希望在時尚界能看到哪些新的變化或創新?
Beka:我希望品牌不再過於「保守」,並從設計服裝系列到溝通方式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能更大膽地「冒險」。

Ron Hartleben

Ron Hartleben是一位往返紐約市和洛杉磯的造型師,曾在‭ ‬多個國際時尚媒體擔任造型工作,後為多個新生代歌手如 Tyla、Sabrina Carpenter、Olivia Rodrigo 設計造型。他擅長將歷史存檔和復古服飾融入名人造型,激發關於時裝歷史的對話。‭  ‬

VOGUE HK:最近有哪些趨勢或美學影響了你的造型偏好?
Ron:我認為‭ ‬80‭ ‬年代的輪廓和色調正在悄然回歸,現在我非常着迷於螢光色和酸性色調。

VOGUE HK:你能分享過去‭ ‬20‭ ‬年中最令人難忘的創意總監首展或創意方向嗎?
Ron:我們這一代成長於互聯網的背景下,Phoebe Philo‭ ‬在‭ ‬Celine‭ ‬和‭ ‬Riccardo Tisci 在 Givenchy‭ ‬的作品深刻地影響了我對現代時尚的理解。2010‭ ‬年代著名的創意總監們確實塑造了全球文化。

VOGUE HK:經歷 2025 秋冬、2026 春夏男裝和 2025 秋冬高級訂製服周後,你對哪一個系列印象最深刻?
Ron:我認為‭ ‬Glenn Martens‭ ‬的首展非常令人振奮,在當今市場上,他的美學和理念真正呈現了真正獨立的風範。這種極端的境界,是我在時尚中非常渴望達到的。

Glenn Martens 為 Maison Margiela 設計的首個高訂系列 (Photo by Getty Images)

Glenn Martens 為 Maison Margiela 設計的首個高訂系列 (Photo by Getty Images)

VOGUE HK:為甚麼你會在名人造型中融入復古單品和懷舊元素?你希望能帶來甚麼影響?
Ron:我認為要成為一名真正出色的時尚造型師,你必須深入理解前人的成就,以及他們的文化遺產對當代的影響。相較於現今的時尚,10、20、30‭ ‬年前的理念和造型更加吸引到我,因為它們讓我感到自然、真實,不像如今一樣,變得過分繁複和失去影響力。尤其在名人造型方面,採用歷史存檔和復古服飾,能引發一場關於興趣和歷史的全新對話,同時讓當今時尚愛好者了解他們未曾了解的設計。

VOGUE HK:你期待與哪些品牌或創意總監合作?
Ron: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對‭ ‬Glenn Martens‭ ‬的作品深感欣賞,期待不久後能有機會與他合作。我也非常期待‭ ‬Matthieu Blazy‭ ‬在‭ ‬Chanel‭ ‬的表現,並希望能與他攜手創作。對我而言,Alaïa‭ ‬始終是我的首選,我喜愛‭ ‬Pieter Mulier‭ ‬在系列中融入‭ ‬Azzedine Alaïa‭ ‬的歷史,這讓我夢想能與他一起為‭ ‬Tyla‭ ‬設計專屬服飾。此外,我也十分期待‭ ‬Duran Lantink‭ ‬如何詮釋‭ ‬Jean Paul Gaultier‭ ‬的獨特世界,以及這將如何影響名人的穿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