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色彩分析」聽起來非常神秘,日本人甚至用「診斷」來形容,美學大改造猶如治病般重要。究竟這派「學說」有何根據?個人色彩分析師又如何為客人量身訂造不同的色系?以下資訊或許能夠為有興趣的讀者解答一二。

#1 四季色彩分析法

從日本傳來的個人色彩診斷將不同人的膚色、瞳色、髮色等身體自帶的顏色先分為黃底(暖色系)跟藍底(冷色系)兩大基調,再以肌膚、頭髮和眼睛的明亮度分成「春、夏、秋、冬」四型人,從而決定適合自己色調的美妝和服飾顏色。

春:暖色系肌膚,膚質、頭髮、眼睛相對明亮,適合輕柔、粉嫩、清澈的顏色,如象牙白、鵝黃、駝色、湖水藍、粉彩色調(pastel colors)等,看起來會更明亮年輕。若穿上過分深沉的黑色,則會讓人看起來蒼白病弱。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Song hyekyo(@kyo1122)分享的帖子

夏:冷色系肌膚,膚質、頭髮、眼睛相對明亮,適合飽和度較低的透亮顏色,如淡藍、堇紫(violet)或較淡的橄欖綠,為自己的肌膚提亮,同時看起來更光滑。相反,若穿上對比過大的鮮豔顏色,則會強調了肌膚的暗啞。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Soo Joo(@soojoo)分享的帖子

秋:暖色系肌膚,膚質、頭髮、眼睛相對啞光,適合沉穩的木製顏色,如大地色系、磚紅、豆沙色、軍綠等,強調溫婉知性的氣質。若換上過度粉嫩的糖果顏色或對比強烈的黑白色,則會讓人看起來混濁模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JISOO🪐(@sooyaaa__)分享的帖子

冬:冷色系肌膚,膚質、頭髮、眼睛相對啞光,適合飽和度高且明亮的顏色,如酒紅、紫紅、檸檬黃、藏青等,純黑白同樣是非常好的選擇。大地色系等對比度低的顏色,則會營造骯髒的感覺,強化了本身啞光、混濁的基底膚色。

#2 個人色彩隨年紀變化?

眼尖的讀者或會看到,其實所謂「個人色彩」的根據在於五官和肌膚的基礎色調以及膚質,而這亦會隨著年紀漸增、保養程度甚至天氣(如:夏天太陽猛烈導致肌膚出現雀斑、曬黑等等)等發生微妙變化,因此這種色彩配搭也並非教條,最重要是符合自己當時的身體狀況作出相對調整。

#3 個人色彩app與色彩分析師,哪個比較好?

隨著個人色彩診斷的潮流興起,坊間亦出現很多不同的色彩分析app,聲稱透過AI分析使用者的自拍提供適合的美妝穿搭色調,但一來自拍會因光影、姿勢、環境等不同因素影響照片的色調而導致失真,二來app亦未必能夠因應需要提供個人化的建議,而色彩分析師則能透過專業而客觀的眼光審視客人的狀況。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陸慧鈞 CHLOE LUK 🕊(@luk_itschlo)分享的帖子

事實上,日本個人色彩協會(Japan Personal Color Association, JPCA)確實為有志成為色彩分析師的人提供課程及考核認證,一共分初級(M1)合格認可、中級(M2)色彩助理顧問、高級(M3)色彩顧問三階及海外部講師與分析師四階。香港亦有JPCA認證的色彩分析師,若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一下他們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