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我來說是一切。它是我與他人連結並建構 Baby Diwata 世界的方式。」說起本地酷女孩,來自馬尼拉現以香港為基地的酷兒 DJ Baby Diwata 絕對榜上有名。除了她深受 90 年代電影和 70 年代恐怖片影響的標誌性哥德混合復古時尚風格,她的音樂也同樣具備聽覺衝力。有着大學主修電影製作的背景,Baby Diwata 決定將自己的藝術世界轉化為 DJ 的音樂,並與搭檔 LOVELESS 共同創立了 Panic Library 平台——跟隨自己喜好,聯合其他藝術家策劃演出和派對。
如果親臨 Baby Diwata 的深夜演出現場,「流動性」和「能量」絕對是她音樂的特點。她愛播放的類型包括實驗音樂(Experimental)、解構俱樂部(Deconstructed Club)、硬核(Hardcore )、硬舞(Hard Dance)、超流行(Hyperpop)、巴伊爾芬克(Baile Funk)、拉丁核心(Latincore),還有點環境音樂(Ambient )。「我喜歡無所畏懼、充滿能量、憂鬱、震撼又細膩的旋律—全混雜在一起,」她笑說。
視酷兒先鋒藝術家如 SOPHIE 與 Arca 為偶像,在 Diwata 的字典中,Panic Library 是一個「為女性、酷兒和硬核青年提供的地下安全空間 」。她希望創造一個讓女孩們無畏舞動的場域,挑戰男性主導的演出陣容。「我想讓女孩們站在前排,盡情釋放,」她說。這種使命源於她在菲律賓酷兒社群感受到的歸屬感,她將其轉化為香港的「家」,讓每個人都能在音樂中找到共鳴。
專訪酷兒DJ Baby Diwata
VOGUE HK:你曾將Panic Library描述為「地下文化中為女性、酷兒和硬核青年提供的安全空間」。音樂對你個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它如何塑造了你在香港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中作為菲律賓酷兒DJ的身份?
DIWATA:小時候,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DJ,但我總是幻想在舞台上唱歌,擁有我的獨立女孩或搖滾巨星時刻。小時候我最愛的頻道是MTV,整天看音樂錄影帶。在馬尼拉讀大學時,我常去一家高檔餐廳地下的破舊地下室,那裡舉辦獨立和朋克的音樂演出。那是一個狹小昏暗的場地,只有音樂才是主角。那是我最愛的地方,幾乎每個週末都和朋友去,我們聽著隨著本地樂團如「The Buildings」和「Ourselves the Elves」一起瘋狂搖擺,這兩個樂隊都有出色的女主唱。對女生來說,能安全地瘋狂跳舞的空間並不常見,我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場地。這就是我想在「Panic Library」的活動和作為「Baby Diwata」表演時帶來的感覺——讓女性可以自由無畏地舞動。我想讓女孩們知道,這個空間是為她們而設,我播放的音樂也是為了她們。
VOGUE HK:你是如何打造自己獨特的DJ音樂風格和態度的?從馬尼拉到香港,有哪些影響為你的演出注入動力?
DIWATA:我很容易對一小時的4×4 techno或單一類型的長時段演出感到厭倦。我需要流動性、刺激性和內省,那些聽起來像崩潰與燃燒的曲目。我被吸引的聲音有種與生俱來的酷兒氣質。例如解構俱樂部(Deconstructed Club)遵循酷兒的顛覆與流動性理念。
我受到許多酷兒藝術家的啟發,如SOPHIE和Arca,她們在自己的音樂領域是先驅。最近,我愛上了打破類型界限的製作人,如Safety Trance、Blood of Aza、Amnesia Scanner、Rempit Goddess等。酷兒藝術家絕對在引領這波實驗俱樂部音樂的新浪潮。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OGUE HK:作為DJ和模特兒,你的舞台存在感兼具視覺與聽覺魅力。你會如何描述自己的時尚風格?它如何與你的音樂和酷兒身份交織,訴說你的故事?
DIWATA:我有視覺藝術背景,大學主修電影製作,電影曾是我的全部。我的視覺風格和時尚靈感多來自90年代的電影,如《Clueless》、《Hackers》、《Virgin Suicides》、《Dazed & Confused》、《The Craft》,以及70年代的誇張恐怖片如《Suspiria》、《Hausu》和《Carrie》。我原本以為自己會走視覺創意路線,如攝影或電影製作,但後來發現,藝術家的才華無需局限於某個領域。將我的藝術世界轉化為DJ的音樂和相應的場景創造,讓我感到無比興奮。我的風格融入哥德元素,混雜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復古味道。
VOGUE HK:作為新一代藝術家,你認為你的世代有何獨特之處?你如何將這種獨特能量注入Panic Library的朋克精神和打破規則的特質?
DIWATA:許多新生代藝術家正在打破框架,不僅在藝術上,還包括性別和社會期望。我們挑戰各自領域的傳統。我認為我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創作。我們這一代吸引我的一個特質是真誠。我對那些不在乎他人評價、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並堅信自己藝術的創作者有種即時的共鳴,這激勵著我。
在Panic Library,我們根據自己的喜好策劃演出,而非追隨潮流。我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創作有很大價值。Panic Library的內核是我和我的搭檔LOVELESS的「Passion project」。我們想為像我們這樣真誠、不墨守成規的另類藝術家和朋克們打造一個平台。
VOGUE HK:你如何在真誠與隱私間找到平衡?社交媒體在放大你作為酷兒創作者的聲音中扮演什麼角色?
DIWATA:我在社交媒體上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我認為在我們這一代,容易過分在意線上的形象,這可能導致自我認同問題,如人格解體或身體焦慮症。我找到平衡的方法是偶爾與之脫離。我提醒自己,社交媒體可以僅僅是一個展示藝術和創意聲音的工具。
VOGUE HK:你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為音樂行業帶來最大的改變或影響是什麼?
DIWATA:是時候終結全是男性的演出陣容了!支持本地女性和酷兒藝術家。我想看到更多致力於為女性提供平台和安全空間的群體。演出時,看到女孩們站在前排、盡情起舞,讓我特別開心!我希望作為女性DJ、藝術家的舞台存在,能激勵其他女孩無畏追夢。
VOGUE HK:追逐DJ夢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DIWATA:首先,這本身就是個瘋狂的夢想哈哈!剛開始時最大的挑戰是克服我的社交焦慮。演出前幾天,你甚至無法跟我說話,因為我太緊張,想讓我的表演完美。隨著在DJ台上的經驗增加,我也更相信自己作為藝術家的直覺。成為DJ讓我成長許多,克服了自我懷疑。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OGUE HK:如果能穿越時空,與任何音樂家合作—過去或現在—你會選誰?為什麼?
DIWATA:SOPHIE,絕對是她。我每天都想念她,她是真正的先驅,很多人沒意識到她對音樂,尤其是流行音樂的巨大改變。她對我和其他酷兒藝術家是巨大的啟發。
VOGUE HK:Baby Diwata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DIWATA:征服世界哈哈!。我想與東南亞的藝術家和集體更多合作。我遇到了許多亞洲志同道合的人,他們與我和Panic Library有相似的目標和使命,我想繼續探索這些連結的機會。除此之外,我一直在思考製作自己的音樂!敬請期待?
Photography: Deon Wong
Styling: Cherry Mui
Makeup Artist: Vanessa Wong
Hair Stylist: Keith Wo
Fashion Assistants: Mama Yiu, Natasha Yao & Talia Tom
Editor
Cherry M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