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最賣座的電影是《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而當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演員正是其主角 — Julia Roberts。當時這位「美國甜心」剛滿 31 歲,已登上過《People》雜誌封面13次,主演過 24 部電影。憑藉《麻雀變鳳凰 Pretty Woman》與《與敵人共枕 Sleeping With The Enemy》合共斬獲 2.78 億美元的票房,她被視為唯一能以個人魅力撐起整部電影的女星。事實上,《新娘百分百 Notting Hill》中的角色與她本人並無太大距離:Roberts 飾演一位光芒四射的巨星,面對名氣的代價,生活被公眾審視,最後超越一切。而當她走上倫敦首映禮紅地毯時,現實再次映照了電影中的故事。
新聞片段中,Roberts 身穿 Vivienne Tam 1999 年秋冬系列紅色連身裙,在 Leicester Square 的閃光燈下神采飛揚。她與粉絲握手、拭淚,並巧妙回應記者的提問,例如:「Hugh Grant 說你是個很棒的接吻對象,他是不是挺迷人?」那時明星造型師文化尚未盛行,就像她在 1990 年金球獎穿的 Giorgio Armani 西裝一樣,這條裙子也是她自費購買的。「那時沒有什麼時尚規則」,她在 2024 年《Life in Looks》節目中回憶道,「想穿甚麼就穿甚麼。」這張照片至今仍是影迷心中的經典,但當年的時尚專欄作家卻不以為然,甚至拿來與 Hugh Grant 當時女友 Liz Hurley 的 Versace 吊帶裙作比較。
然而,媒體批評的焦點不只在裙子,當 Roberts 舉手向人群揮手時,腋下的一撮腋毛掀起了輿論風暴。考慮到 90 年代末媒體對身體議題的狹隘態度,Julia Roberts 一時間被塑造成「女權象徵」或「受害者」。加拿大專欄作家 Jim Foster 嘲諷她是在為《金剛 King Kong》試鏡,而作家 Anna-Marie Crowhurst 則在事後將此事件視為現代女性主義的轉折點。兩種觀點或許都被誇大了,人們總喜歡在事件中尋找意義,來印證自己心中的敘事。
的確,當全球最著名的女演員以未刮腋毛之姿踏上紅地毯,難免被解讀為對傳統美學規範的挑戰。但 Roberts 並非有意成為新一代 Gloria Steinem。她後來坦言,那其實是對裙袖長度的誤判,加上她本來就不在意是否剃毛。「那並不是什麼宣言」,她在 2018 年節目《Busy Tonight》中說,「只是我作為一個人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三十年後這番話依然顯得前衛,尤其當 Kim Kardashian 所創立的 Skims 已開始販售合成體毛。「那是一場醜聞」,她在 2024 年接受《Vogue》訪問時笑說,「如果我現在脫掉外套,可能又會嚇壞你們。」
最終,Roberts 最為人記得的那條裙子,其實與裙子的本身沒太大關係。Vivienne Tam 1999 年秋冬系列確實以中式戲服為靈感,運用了寶塔袖與華麗刺繡,並於弗洛伊德颶風肆虐的紐約時裝週上發表,這些都令人津津樂道,但真正重要的,是那條裙揭示了穿着者的真實面貌:在紅地毯這種極高曝光率的場合裡,任何自我呈現的細節,無論是服裝選擇,還是身體狀態,都會被放大檢視。那條裙意外展露了女星最私密的瞬間,讓公與私的界線短暫模糊。就在那一刻,這位荷里活最具權力的女人,看起來僅僅是 Julia Roberts 本人。
原文轉載自《VOGUE》英國版
Editor
Daniel Rodg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