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奇時尚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8 月 5 日因罹癌離世,享壽 84 歲。Issey Miyake 一生設計願景是將藝術、技術和傳統作完美融合。作為時尚史上最具實驗性的設計師之一,這位「面料的魔法師」他一直透過創新方法與時尚風靡了好幾代人,雖早在 1999 年退隱設計殿堂,但三宅一生的設計至今仍在時尚圈佔有一席之地,並留下了無數時尚經典。

《Vogue》 Hong Kong 回顧了這位傳奇設計師多年來最偉大的作品,讓我們一同銘記他所留下的重要時尚印記:

Issey Miyake, New York, 1988 | Photograph by Irving Penn | ©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Issey Miyake, New York, 1988 | Photograph by Irving Penn | ©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1. 以布料以外材料創作的 Body Works Series

1985年3月21日,日本設計師 Issey Miyake 在巴黎時裝展。

1985年3月21日,日本設計師 Issey Miyake 在巴黎時裝展。

Bodice, Issey Miyake Fall/winter 1980–81
Photo courtesy of The Met Museum

Bodice, Issey Miyake Fall/winter 1980–81

Photo courtesy of The Met Museum

「所有的設計,都是從面料出發。」——除了鍾情織物,Issey Miyake 也著迷使用不同類型的面料和材料來創作。在 1980年至1985 年間,他以現代主義和實驗主義方式打造了 Body Works 系列,他帶來一系列雕塑服裝,並用上以前從未使用於服裝製作的硬質材料製成,當中包括塑料、藤條和金屬絲。

例如 1980年秋冬系列的「Plastic Body」便是以纖維增強塑料、合成樹脂製成;還有 1981 年春夏以藤蔓、竹條製成的「Rattan Body」;以及用矽覆蓋針織織物,然後將其懸垂在人體然後硬化成像流動水形狀的「Waterfall Body」。

 

Courtesy Yasuaki Yoshinaga/Miyake Design Studio

Courtesy Yasuaki Yoshinaga/Miyake Design Studio

2. 獨創「一生摺Pleats Please皺褶 

Models at the Issey Miyake spring 1994 show. Photo: Philippe Brazil /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

Models at the Issey Miyake spring 1994 show. Photo: Philippe Brazil /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

自 Issey Miyake 在 1989年 偶然發現了一種叫做聚酯絲綢的布料,有不易皺且輕薄的特性,他與了布料設計師好友皆川魔鬼子(Makiko Minagawa)、工程師山本子與筑波大學的三谷純教授,共同研發出現品牌最標誌性的皺褶布料,正式於 1993年正式推出皺褶系列「Pleats Please」,自此成為他與品牌一大的時尚標記。

某種意義上這才是 Issey Miyake 真正的誕生,透過 Pleats Please 傳遞到全世界,我覺得自己終於成為一個設計師。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皺摺的誕生基本上也反映三宅一生的美學。當 Issey Miyake 開始研究褶皺時,他發展弓弓不再關注衣服的製造方式,而是考慮如何使用它們,他想製造出輕便且易於保養的服裝,真正為生活而設。

像在 1994年的巴黎春夏時裝周,Issey Miyake 帶來了 Flying Saucer系列,他深受美國雕塑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作品那些關於空間和比例的概念啟發,Issey Miyake 以永久性打褶的聚酯織物的技術,為衣服賦予像雕塑、燈籠或飛碟的外型,當穿著者穿上時它會身體周圍化身如雕塑般的構造,不佩戴時則可以手風琴褶形式折疊成一個百褶圓盤存放,讓 Pleat 技術教世人嘆為觀止。

3. 由一塊布所延伸的 A-POC 時尚哲學

A-POC Le Feu, by Issey Miyake and Dai Fujiwara, from the Issey Miyake Spring 1999 collection
Photo: Yasuaki Yoshinaga

A-POC Le Feu, by Issey Miyake and Dai Fujiwara, from the Issey Miyake Spring 1999 collection

Photo: Yasuaki Yoshinaga

而在 1999 年的時裝展場上,Issey Miyake 與設計師 Dai Fujiwara在伸展台上直接裁切貼在模特兒身上的布料,透過材質本身的纖維的變化,將原本裹模特兒身上身上的布料變成為一件無袖上衣與 A字裙造型,帶來了品牌最令人難忘的時裝展演出之一。

「衣服的剪裁,由身體來決定。」是 A-POC(A Piece of Cloth)的核心概念。需探索服裝與身體的關係,可以說是 Issey Miyake 本人最根本的設計理念。在 1998 年,Issey Miyake  與設計師 Dai Fujiwara (藤原大 )一同開發了名為 A-POC 創新方法來製造單股紗線,並展示了一種徹底摒棄(傳統)剪裁和縫紉的大膽嘗試。

A-POC 是由工業編織機經計算機編程計算出來的過程,它從一捲筒狀織物上剪裁成服裝,直接雕刻出與顧客體型成比例的圖案,生產出一系列連續連接的管針織連衣裙或襯衫,無需為飾面添加縫合。這創新系統亦徹底改變業界,因它省去了通常的剪裁和縫製織物的需求,亦讓 Issey Miyake  與設計師 Dai Fujiwara 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先驅。

4. 與攝影大師 Irving Penn 合作無間帶來的時尚影像

早於1987年開始,Issey Miyake 在一次 Irving Penn 為《Vogue》項目拍攝中認識了彼此,並對其作品極度讚賞。其後雙方開展了長達 13 年的合作關係,每年拍攝兩輯照片,合共創作出逾250份作品,並紀錄了 Issey Miyake 多年來的作品。

Photographed by Irving Penn A model in Issey Miyake, Vogue, May 1972.

Photographed by Irving Penn A model in Issey Miyake, Vogue, May 1972.

Issey Miyake 與 Irving Penn 的關係如千里馬遇上伯樂,而二人的合作更是一種是一種無聲的交流方式。據說 Issey Miyake 從曾出現過 Irving Penn 的拍攝現場,可見 Issey Miyaka 對他的攝影師的信任,展示了雙方那毋須語言溝通的默契。

正是這種充滿未知與自由的創作下,讓兩人從彼此獲得了靈感,帶來眾多令人驚喜的時尚影像。

Photo: Courtesy of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Issey Miyake Staircase Dress, New York, 1994

Photo: Courtesy of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Issey Miyake Staircase Dress, New York, 1994

我正在尋找一個可以看著我的衣服,聽到我的聲音並通過他自己的創造來回答我的人。Irving Penn 通過他的眼睛重新詮釋這些衣服,賦予它們新的氣息,並從新的角度將它們呈現給我。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5. 為立陶宛設計的奧運制服

Photo courtesy of The Miyake Issey Foundation

Photo courtesy of The Miyake Issey Foundation

Photo Courtesy of Hiroshi Iwasaki

Photo Courtesy of Hiroshi Iwasaki

在1992年,立陶宛在蘇聯解散後獲得獨立後首次參加了奧運會,當時加州的整形外科醫生Edward Domanskis 是立陶宛團隊的醫生,他委託了 Issey Miyake 為其設計官方制服,而自此其合作亦評選為有史以來最佳的奧運代表隊服飾。

當時 Issey Miyake 透過這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展現他的全新「Pleats  Please」布料。它採用新技術切割的輕質聚酯織物製成,有着可收納的帽子設計,外套上印有立陶宛的國旗和國家名字當拉上拉鍊後就會形成兜帽形狀,以展現奧林匹克標誌和國家名稱。

 

6. 與藝術家跨界合作的 Pleats Please 系列

在 1996 年 1998 年期間,Issey Miyake 推出為 Pleats Please 客席藝術家系列,邀請了四位藝術家跨界合作設計,以他的Pleats Please 系列作品用作為畫布,當中包括森村泰昌(Yasumasa Morimura)、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 )、蔡國強和 Tim Hawkinson,帶來風格各異的 Pleats Please 系列。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 Studio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 Studio

當中,Issey Miyake 在 Pleats Please 設計上帶來各種嘗試,如將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的攝影作品轉印在布料上;又與爆破藝術師蔡國強展開跨界合作之一,在一場公開展覽中共 50 件 Pleats Please 縐褶服裝以龍的形狀平鋪在地上,放上火藥後點燃,其後 Issey Miyake 將這些火藥燃燒過後的痕跡,轉為印花印在衣服上,帶來一共 63 個造型,名為《Dragon: Explosion on Issey Miyake/龍:爆破三宅一生》的系列,教人印象深刻。

7. 為 Steve Jobs 打造的黑色高領上衣「制服」

Apple 之父 Steve Jobs 在歷年發佈會上身穿的經典黑色高領上衣,正是出自 Issey Miyake 的設計。

Apple 之父 Steve Jobs 在歷年發佈會上身穿的經典黑色高領上衣,正是出自 Issey Miyake 的設計。

蘋果教主 Steve Jobs 萬年不變的造型形象深入民心,總是以一身黑色高領上衣配牛仔褲與 New Balance 運動鞋示人,當中他幾乎每天在穿的黑色高領上衣,亦是出自 Issey Miyake 之手。 憑其精準剪裁加上簡約的外型,Issey Miyake 與 Steve Jobs 在 Apple 的設計理念可以說是不謀而合,也讓後者成為品牌最著名的支持者。

事實上,最初 Steve Jobs 是受到了 Sony 前任董事長森田昭夫的啟發(他為員工提供了由 Issey Miyake 設計的製服)。Issey Miyake 以抗撕裂的防水尼龍做成外套,有着可拆式袖子設計,讓外套兼具背心的用途。而 Steve Jobs 亦邀請其為蘋果設計制服背心,雖然制服最終沒有成事,但 Steve Jobs 則自己打造一套「制服」,他選擇了 Issey Miyake 黑色高領上衣,而 Issey Miyake 最後為他提供了 100 件黑色高領上衣,讓 Steve Jobs 省下時間思考他每天需要穿什麼,從而專於思考設計產品,也讓這款黑色高領上衣成為品牌廣為人知的單品。

8.  他首個於紐約發布的系列,靈感來自日本傳統紋身

憑着獨具風格的剪裁和對面料與材質的新穎運用,Issey Miyake 早在 1968 年一月 曾登上《Time》時代雜誌封面,並以「Maestro of Style」(風格大師)為題,奠定了其在國際時尚界的位置。

其後,Issey Miyake 成立了自家品牌並在 1971 年於紐約展出首個系列,則以 Tattoo 為主題(有別他的簡約美學),靈感來自向死者致敬的日本傳統紋身,透過在運動衫上印上紋身來更新這些圖騰,以紀念音樂家 Jimi Hendrix 和 Janis Joplin。

9. 以容量、體積設計,挑戰了西方女性服裝傳統

Photo: Courtesy of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Issey Miyake Balloon Coat Collection Poster, Spring/Summer 1987. Photograph by Irving Penn. Poster design and typography by Ikko Tanaka.

Photo: Courtesy of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Issey Miyake Balloon Coat Collection Poster, Spring/Summer 1987. Photograph by Irving Penn. Poster design and typography by Ikko Tanaka.

在 1973 年,Issey Miyake 連其他日本設計師包括高田賢三、山本寬齋及川久保玲並列一起被邀請到巴黎,並在當時的時尚界展開了一場日本新浪潮。

Issey Miyake 最初的作品實際是挑戰着當時西方女性服裝的傳統。西方主要以緊身設計為趨勢,以突顯和擁抱女性的身材,而 Issey Miyake 則專注於簡約、極簡主義和流暢的形式,正因與西方設計背道而馳,Issey Miyake 的設計成功從中脫穎而出。而他曾說道:「我意識到我的劣勢,缺乏西方傳統,也是我的優勢。我擺脫了西方傳統或慣例⋯⋯缺乏西方傳統正是我創造當代和普遍時尚所需要的。」

Issey Miyake, fall 1997. Photo: Philippe Brazil /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

Issey Miyake, fall 1997. Photo: Philippe Brazil / Courtesy of Issey Miy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