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1989年五月,在香港英國旅遊局安排下,我第一次邂逅倫敦,而且逗留不止數天,而是整整十日。因為那是一次所謂探索英倫文化景觀之旅,所以我的行程頗為緊密,而且不單倫敦,更要開着租來的車,先是向東南去了Bath,跟着開始北上,先到了 Cambridge,然後再上 Stratford-upon-Avon。最後長途跋涉北上愛丁堡,交還租車後便乘火車回倫敦。

 

Dress, Vivienne Westwood.

Dress, Vivienne Westwood.

許是大學修讀英國文學的關係,對這次行程是滿懷期盼的。尤其是當去到莎士比亞故鄉 Stratford-upon-Avon時,更專門到他的故居憑弔,可惜時間緊逼,沒有留下來欣賞一場莎士比亞劇目。至於劍橋,剛好那時的雜誌工作開始撰寫男人經典着裝打扮元素專欄,結果沒有好好體驗徐志摩《再別康橋》的愁緒,反而探尋專門售賣college look服飾的店舖。幸好也有到當地的露天酒吧流連,結識了幾位大學生聊天,得以從人文角度了解劍橋,不然你準會說我是流於表面的購物狂。

因為當時的背景,和大學生的話題自然聊到八九民運的事情。但有趣的是,當我向北進發經過一些鄉村地方留宿時,遇見的人連香港在哪裏都不太了解,對中國也只是有個大概。那時我才恍然若悟,之前一直在香港長大,沒有怎樣出過國,於是有很多理所當然,例如以為香港那麼繁榮,應該舉世知名,怎知道這世上其實還有許多我們還未真正完全了解的現實。難怪會有一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Dress, Mary Katrantzou.

Dress, Mary Katrantzou.

而第一次在倫敦街頭蹓躂,除了Savile Row是專門拜訪外,我的足跡卻離不開書店,一連兩天都往Charing Cross轉。老牌書店Foyles當然是必到,連帶滿佈這條大街的二手書店都不放過。但更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參觀了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開啟了我對人像攝影的眼界,然後在附近一條叫 Great Newport Street的橫街邂逅了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現已搬到新地址),被他們看似隨意卻很專注的攝影策展及文化沉澱深深打動了,從此迷上了攝影。

Dress, Huishan Zhang.

Dress, Huishan Zhang.

現在回想,對倫敦的第一印象,大都由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 而來。許是一張照片總有固定了魔幻一刻的能耐吧。而我是自那次才開始明白文化是如何生成,是要像那畫廊一樣,不斷積累、不斷梳理、不斷發表、不斷交流,不斷更新,然後再重新來過。就像我們今期以倫敦為靈感的年度城市系列第一站,便希望透過梳理當代對倫敦的印象,同時進行更新,為大家帶來能反映倫敦當下的時尚生活文化氣息。例如封面情商大師 Nick Knight 第二度為我們操刀,拍攝由英國版《VOGUE》一手捧紅的英國超模 Adwoa Aboah。而這在數年前是不可以想象的選擇,但這也就是倫敦的魅力,她總能以一股好像永不止息的創作動力,一直邁步向前,為大家開拓前所未見的新視野新境界,絕對值得我們以一期書來致敬。

Dress, Marc Jacobs.

Dress, Marc Jacobs.

Dress, necklace and earring, all Alexander McQueen.

Dress, necklace and earring, all Alexander McQueen.

Photographer: Nick Knight
Model: Adwoa Aboah
Stylist: Anya Ziourova
Hair Stylist: Sam McKnight @Premier Hair and Makeup
Makeup Artist: Lisa Eldridge @Streetersagency
Manicurist: Adam Slee @Streeters
Set Designer: Andrew Tomlinson
Styling assistants: Richard Kwame Sarpong, Kelly Lim and Kelly Chan
Production: Liberte Prod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