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圖像主導的2020年代,「一圖勝千言」的古老箴言正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對於深耕時裝攝影領域大約十年的香港攝影師Ricky Lo而言,每一次快門的釋放都不只是技術的展現,更是一場關於美學的深度對話。在他鏡頭下的世界,時尚的瞬息萬變與情感的永恆質感達成微妙平衡——從鄭秀文的戲劇張力、何超蓮的優雅靈動,到容祖兒的前衛突破,那些佔據雜誌封面與奢侈品廣告的影像,無不透露著他對細節的苛求與對氛圍的精準把控。
每一次快門的按動,皆是Ricky Lo對細節的敏銳洞察,賦予每一幀影像微妙而豐富的層次感,同時又始終保持著簡約與優雅的基調。他的藝術視野與影像哲學完美交融,憑藉獨特視覺創造出一幅幅美麗又富衝擊力的作品。值此《Vogue》Hong Kong六週年「第六感」專題之際,我們走到幕後坐下與Ricky聊聊他的創作故事,以及風格感的養成。
VOGUE HK:當初是什麼吸引你以攝影為創作媒介?
RICKY:從小就看很多時尚廣告,這些影響令我對時裝產生興趣,但當時不知道這能成為職業。直到看了《America’s Next Top Model》,特別喜歡拍照的環節,發現原來時裝攝影是這樣一個充滿創造力的過程——從構思到選片都讓我著迷。之後,我決定將這作為未來的職業,並讀了廣告設計和美術指導,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VOGUE HK: 你的創作風格如何演變?你怎樣平衡商業與創意?
RICKY:剛開始,我特別喜歡Steven Klein的作品,尤其為Alexander McQueen拍攝的廣告,這些作品風格獨特,對我的創作影響很大。所以我剛開始風格偏暗黑一點,但市場可能更傾向簡約風格,我也在當中嘗試不同風格後慢慢改變。有段時間好像沒有了自己,拍攝變得沉悶。近年來,我開始找到平衡,能將個人元素融入商業作品中,並享受創作過程。當然,現在的客戶也給我更高的自由度。
VOGUE HK:請分享你最難忘的創作經歷。
RICKY:我最難忘的作品是與Canon合作的攝影項目。首先客戶給了很高的自由度給我,並沒有在概念上有任何限制,只需要展示其連拍功能。因此我構想了一個捕捉水的爆破效果的創意,能回應品牌需求的同時又可以體現我的美學。很多人會覺得連拍要去拍運動、跳高等,但身為時尚攝影師,我真的想融入時尚的元素進去,去抓住平時肉眼很難捕捉的瞬間。
我們最後由身穿時裝的模特兒去配合水波爆破的不同形態,中間試了很多想法包括如何現場刺破水球(最終試到在指甲上加一根針)、如何和造型師配合找一些濕了也不會影響顏色和形狀的衣服等——這個創作讓我很開心,在社交平台上也獲得了很好的反饋。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VOGUE HK:你會給想成為時裝攝影師的新人什麼建議?
RICKY:找到合適的夥伴非常重要,因為每位成員都能影響作品的質量。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進步,分享經驗,會讓拍攝過程更加豐富和有趣。
VOGUE HK:你如何從不同的感官體驗中汲取靈感,融入創作?
RICKY:我的創作主要依賴視覺和感覺,常常從室內設計、建築及自己的情感中獲得靈感,並將其轉化到拍攝氛圍中。而我自己的同理心比較強,雖然從外看或許我十分冷靜,但其實內在情感波動是很大的。在創作時,我會讓視覺做主導來籌備拍攝(包括美術指導等等),而現場拍攝時就會讓自己的感覺去感受並按下快門。
VOGUE HK:透過你的創作,你希望營造怎樣的體驗?
RICKY:我希望觀眾能感受到視覺的衝擊和情感的共鳴。在拍攝藝人時,我希望展現他們不同的一面,透過信任和合作,創造出獨特的影像。
VOGUE HK:對你來說,「風格感」的定義是什麼?
RICKY:風格感是個人經歷和對世界回應的體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外界的影響會反映在你的風格中,這是一個不斷變化和演進的過程。從早期黑暗美學到商業簡約,每個階段都是當下的真實反應。現在的我更追求平衡。
VOGUE HK:你如何培養和發展屬於你的風格感?
RICKY:我早期通過觀察和分析喜歡的參考作品來培養風格,並不斷嘗試和練習,具備需要達到某些效果的技巧後,最終將內心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創作。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Editor
Cherry M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