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苗條、玲瓏曲線,Babie 與 50 年代的 pin-up 海報女郎如出一轍。在 1969 年的紐約玩具展首度登場之際,她便旋即征服了玩具世界。「Barbie 從不遵守任何規則。『愛情』與『家庭責任』從不存在於她的世界裏,她向當代女性宣示了廚房以外多姿多彩的世界。」美國作者 MG Lord 在她 1994 年出版的芭比傳記《Forever Barbie》裏這般形容。當時 Barbie 已創下全球銷售量超過一百萬的佳績,年利潤總共超過 10 億美元。

Icon 的誕生

故事於 1959 年開始,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 Ruth Handler 說服了她的丈夫—— 玩具大王 Mattel 的創始人,推出一個全新的原創娃娃。 受到德國玩偶 Bild Lili 的啟發,Barbie 擺脫了經典孩童玩具的模型,她散發成熟韻味,身型玲瓏浮凸,畫上妝容和穿上高跟鞋, 一代 icon 就此誕生。

「玩具大王」 Mattel 創始人的妻子 Ruth Handler。
Everett Collection Inc / Alamy Stock Photo

「玩具大王」 Mattel 創始人的妻子 Ruth Handler。

Everett Collection Inc / Alamy Stock Photo

1959年的芭比原型。
Mattel Inc.

1959年的芭比原型。

Mattel Inc.

「我很愛我的孩子,但我的性格不適合照顧家庭。」 Ruth Handler 在 1994 年的採訪中解釋道。 按著這個想法,她創造了一個以自己為原型的娃娃:自由而野心勃勃,亦擺脫了美國對女性的既有印象。 Barbie 是一名空姐、一名教授、也是外科醫生、宇航員、護士、太空人(她在 1965 年登陸月球,比 Neil Armstrong 還早了四年!),但她不是醫生:「我從沒有夢想改變世界,我只期望展現社會最真實的面貌。」和 Barbie 一樣,當時還沒有女性能正式被取錄為醫生。

Barbie 的各種職業。
Mattel Inc.

Barbie 的各種職業。

Mattel Inc.

「芭比悖論」

往後隨著時代發展,引伸出「芭比悖論」。她體現了現代社會中的自由女性,勇於嘗試所有職業,她甚至於 2004 年離婚,由 Mattel 官方發佈新聞稿來宣佈二人離異的消息,證明她有多嚴肅看待這件事情。但同一時間,她身型苗條、擁有一頭亮麗金髮,作為一名白人女孩,她與「美」的舊有刻板印象無異。1970 年代,在逐漸興起的女權主義浪潮中,她被批評為「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過分理想型,會向年輕女孩帶來負面的訊息。

巴黎 The Museum of Decorative Arts 的策展人 Anne Monier 於 2016 年曾舉行以 Barbie 為題的展覽。對於「芭比悖論」,她解釋說:「Barbie 誕生於 50 年代,那時我們還停留在以 pin-up 女郎為標準的審美觀。另外玩具本身對實用性也有相當的要求,幼細的腰部讓孩童的小手更容易掌握,纖長的脖子讓玩偶更容易換上不同衣服。」

無論褒或贬,Barbie 的魅力始終不被動搖,Barbie 王國繼續蓬勃發展,持續深受一家大小的喜愛。

跨越 60 年的流行文化

流行了 60 年的國際級偶像,為其著迷的藝術家、設計師和作家多不勝數,更吸引了不少收藏家的偏愛,當中包括瑞士珠寶設計師 BillyBoy* 和 Pop Art 藝術大師 Andy Warhol,時至 1980 年,他已儲下驚人數量,越 10,000 個 Barbie 娃娃。

Andy Warhol 筆下的 Barbie。
Andy Warhol, "Barbie", 1985 © Mattel

Andy Warhol 筆下的 Barbie。

Andy Warhol, "Barbie", 1985 © Mattel

當 Andy Warhol 堅持要為 BillyBoy* 畫一副肖像畫時,BillyBoy* 回答說:「若你真的要畫,就畫 Barbie 吧!因為 Barbie 就是我。」最後,《Portrait of BillyBoy*》順理成章誕生,與貓王、瑪麗蓮夢露、第一夫人 Jackie Kennedy 一同分享 Andy Warhol 作品裏的一席位(畫作最後更於 2014 年以超過一百萬美元在拍賣會上售出!)。

Barbie 娃娃就這樣正式進軍流行文化—— 從1997年樂隊 Aqua 的洗腦式歌目《Barbie Girl》到 Margot Robbie 的最新演繹,Barbie 成為了無數流行作品的靈感來源。早在 80 年代,Yves Saint Laurent、Christian Dior、Kenzo、Oscar de la Renta 和美國設計師 Bob Mackie 也為她設計過各種服飾,讓 Barbie 擁有讓人無不豔羨的收藏,當中更包括 YSL 為她度身訂製的 Mondrian 連衣裙。

Margot Robbie 正在為電影《Barbie》進行拍攝。
Jaap Buitendijk

Margot Robbie 正在為電影《Barbie》進行拍攝。

Jaap Buitendijk

Moschino 的 Barbie 世界。
Barbie by Moschino

Moschino 的 Barbie 世界。

Barbie by Moschino

2014 年,Moschino 的創意總監 Jeremy Scott 走得更遠,他將整個 2015 年春夏系列也向 Barbie 的世界致敬。模特兒全換上蓬鬆金髮和糖果粉紅色的設計,「Barbie 與我有很多共同之處,」他於 2015 年的一篇訪問裏說:「她是設計師最完美的繆思,任何想像得到的職業 Barbie 也嘗試過。不論晝夜,她擁有最時尚、適合所有場合的服裝。但我們不應忘記,Barbie 只是一個玩具,認為一個 30cm 高的玩偶會帶來甚麼負面訊息,我認為都想太多了。」

Barbie 的時尚造型。
Barbie's Fashionista range, Mattel Inc.

Barbie 的時尚造型。

Barbie's Fashionista range, Mattel Inc.

來到21世紀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為了在電子遊戲遙遙領先的玩具世界裏保持市場競爭力,Mattel 不得不改變 Barbie 的舊有形象,期望從而帶來更積極的信息。 自 2016 年開始,Mattel 提供四種不同的體型、膚色、眼睛和頭髮顏色。這種轉變也在去年四月發布的紀錄片《Tiny shoulders: Rethinking Barbie》裏呈現。

《Tiny shoulders: rethinking Barbie》

《Tiny shoulders: rethinking Barbie》

迎接 Barbie 誕生 60 週年之際,Mattel 開展了一項名為《Close The Dream Gap》的宣傳活動,以「#MoreRoleModels」標記穿梭主題。 從此芭比娃娃可以是黑人、混血兒、或矮或圓、或擁有紅色、藍色頭髮、坐在輪椅上—— 簡單來說,能夠成為任何人。甚至已故墨西哥著名藝術家 Frida Khalo、模特 Adwoa Aboah、擊劍手 Ibtihaj Muhammad 和拳擊手 Nicola Adams 也擁有她們的專屬玩偶。

墨西哥著名藝術家 Frida Kahlo 的 Barbie。
Mattel Inc.

墨西哥著名藝術家 Frida Kahlo 的 Barbie。

Mattel Inc.

Adwoa Aboah 與她的專屬芭比。
Getty Images

Adwoa Aboah 與她的專屬芭比。

Getty Images

作為一名出色的「專業人士」,Barbie 懂得如何與愛戴她的群眾溝通。 世上最著名、最受歡迎亦是最具爭議的娃娃現正透過她的 Instagram 帳戶,向她的數百萬粉絲宣揚包容社會多元姓和身體自主的正面信息。 在從事了 200 多個職業之後,我們發現原來 influencer 才是 Barbie 的 「終身職業」!

原文轉載自《VOGUE》法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