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oi Kusama. Photo: Yusuke Miyazaki.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Victoria Miro, and David Zwirner.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Photo: Yusuke Miyazaki.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Victoria Miro, and David Zwirner. © YAYOI KUSAMA

一個巨大的、佈滿黑色波點的南瓜雕塑,是日本傳奇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享譽全球的創作,也只是她迄今為止藝術生涯中一塊小小的拼圖。「長久以來,大眾對草間彌生的印象不外乎其獨特的個人美學、自戀(認為她的藝術源自心理疾病)、引領互聯網潮流的流行女王。這些過於醒目的標籤,已經掩蓋了草間彌生原本身為跨領域藝術家的價值。」藝術史學家兼獨立策展人吉竹美香(Mika Yoshitake)解釋道。

與她感同身受的,還有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Doryun Chong):「草間彌生逾70年的藝術生涯,沒有得到應得的、足夠的曝光。」草間彌生生於1930年代的日本,從小嶄露藝術天賦,卻不得不面對傳統家庭的不理解、二戰後家國的落魄、以及持續更迭的社會環境,她心懷抱負前往北美開闢一番新天地,而後折返家鄉繼續創作。雖然如今無人不曉她的鋒芒,但是70多年的藝術生涯,絕不是單件作品、寥寥幾句介紹足以概括的。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Vogue Hong Kong (@voguehongkong)

PORTRAIT. 2015. acrylic on canvas. 145.5 × 112 cm. Collection of Amoli Foundation Ltd. © YAYOI KUSAMA

PORTRAIT. 2015. acrylic on canvas. 145.5 × 112 cm. Collection of Amoli Foundation Ltd. © YAYOI KUSAMA

深知其中價值,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Doryun Chong在M+成立一週年之際,聯同獨立策展人Mika Yoshitake共同呈現今次名為「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的展覽,終於將聚光燈轉向藝術家本身,匯聚超過200件來自亞洲、歐洲及美國的博物館主要藏品及私人藏品、M+藏品及草間彌生的個人收藏,引領大眾深入了解草間彌生歷盡一生的藝術追求。

身為今次展覽的另一位「敍述者」,Mika Yoshitake專注研究對日本戰後時期的藝術風格。她早前已經在北美策劃過兩場草間彌生的主題展出,卻都不如今次來的全面和具體:「今次展覽是一次對草間彌生創作生涯的完整回顧:以兩種相輔相成的、依照時序的邏輯展開,總結為六大主題——無限、積累、全面連結、生物宇宙、死亡、生命的力量,影射在相應期間發生的歷史政治事件。」以此揭示藝術家一生經歷的磨難和自我療癒,「希望透過這些視角,修正大眾長久以來對草間彌生的誤解。」

Yayoi Kusama. The Moment of Regeneration. 2004. sewn fabric, urethane foam, acrylic, and wood, in 54 parts. dimension variable. Collection of K11.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The Moment of Regeneration. 2004. sewn fabric, urethane foam, acrylic, and wood, in 54 parts. dimension variable. Collection of K11. © YAYOI KUSAMA

草間彌生出生在十分傳統而保守的日本家庭,從小展露藝術天賦卻無人賞識,即使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她也能利用身邊有限的資源實踐藝術。「藝術家自幼在群山環繞的長野縣、一個家庭苗圃里長大,對『生物宇宙』的概念耳濡目染,並熱衷植物解剖學。她對於生命毀滅與循環的思考,則在二戰時期的速寫作品中有所表現:『生物宇宙』與戰時的荒蕪與絕望相互交織,象徵着重生。」草間彌生在懵懂年代就經歷了太平洋戰爭,以及日本在二戰戰敗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的黑暗時期;對其往後的創作都烙下了深刻印記。

而之後的故事大家都有耳聞:她在1957年隻身前往北美,與藝術家Donald Judd、Joseph Cornell結為好友,並開始創作《無限的網》。聊到這裡,兩位策展人都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Doryun感慨道:「這是我首次如此深度研究草間彌生的作品,深深被她對自己和作品的信念而打動,尤其是在年紀輕輕便經歷了國家的破敗之後,依舊決心前往紐約做出一番成就。」Mika也補充:「毫無疑問,1960年代是草間彌生的藝術生涯中最關鍵重要的時期。她在此期間創造了標誌性《無限的網》,其靈感來自藝術家於1957年從日本飛往美國西雅圖時目睹的太平洋海流。」無限的概念在草間彌生之後的創作中也反覆出現,成為藝術家的標誌風格。

Yayoi Kusama. Pacific Ocean. 1960. oil on canvas. 183 × 183 cm.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Pacific Ocean. 1960. oil on canvas. 183 × 183 cm.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 YAYOI KUSAMA

提起草間彌生在紐約度過的那些年,筆者率先想到的作品是1966年《Walking Piece》。身穿和服的嬌小日本女子獨身漫步在白人社會,彼時孤立無援、不被認同的異類感,令藝術家迫切尋求與他人的聯繫。她提出「自我消融」的概念,呼籲人們只有消除自我的存在,才能以平等眼光看待他人。這一理念也在當年的兩場行為藝術(1967年的《Body-Festival》和1968年《Anatomical Explosions》)中發揮到極致:「在被警察逮捕之前,藝術家迅速在模特兒赤裸的身體上繪製圓點, 影射普世大眾積極抗議戰爭卻徒勞無功的疏離感。如此被剝削的心情,成為他們感同身受的情感連結。」Mika解釋道。「藝術家相信『自我消融』可以將這些被社會邊緣化的人們(尤其是嬉皮士、有色人種、同性戀)凝聚在一起,令他們互相治癒。」

草間彌生因童年陰影而產生對「性」的極度恐懼。她明白這並非她的天性,而是自身成長環境、乃至整個社會對性的壓抑所致,因此決定發起一場坦布公的談論:「數以千計、陰莖形狀的軟雕塑,附著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上,其色彩由1960年代的白色、1970年代的銀色轉變為1980年代的鮮豔色彩與圖案。」Mika分享道。「透過這種執迷的『積累』,影射出反文化革命期間社會對於性的迷戀,也隱喻藝術家自己對性的恐懼。」如此理念放在當下依舊標新立異,更不要提在思想更為保守的過去。

Yayoi Kusama. Untitled (Chair). 1963. sewn stuffed fabric, wood, and paint. 81 × 93 × 92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Untitled (Chair). 1963. sewn stuffed fabric, wood, and paint. 81 × 93 × 92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 YAYOI KUSAMA

「如今人們常常將心理健康掛在嘴邊,可是不久以前,這還是一件羞於提及的事。可是草間彌生自始至終都沒有避諱討論自己的心理問題。」世人以精神病患者看待草間彌生,她始終不避諱,透過作品呈現自己掙扎而扭曲的心理世界:「1994年作品《Prisoner’s Door》展現了從末日後的世界中伸出的銀色樹枝,在三面牆的結構中野蠻生長。其中的門作為門檻、窗簾或通道的隱喻,影射草間彌生與人格分裂症長達一生的鬥爭。」細看她歷年的作品便知,這位時常將「死亡」掛在嘴邊的藝術家,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愛、和平與光明,並通過藝術完成自己的重生,正如Doryun所說:「『死亡』始終貫穿同一主題:只有與經歷之事和解,才能獲得重生。而重生是週而復始的過程。」

Yayoi Kusama. My Heart with Many Worries. 2013. acrylic on canvas. 194 × 194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Victoria Miro, and David Zwirner. © YAYOI KUSAMA

Yayoi Kusama. My Heart with Many Worries. 2013. acrylic on canvas. 194 × 194 cm.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Courtesy of Ota Fine Arts, Victoria Miro, and David Zwirner. © YAYOI KUSAMA

時間來到千禧年代,草間彌生自2009年創造出如今廣為人知的《我永遠的靈魂》系列,為當今時代留下自己的藝術烙印。「這是藝術家最新也最多產的作品,截至今年大約有900幅畫作。」Mika分享道,「藝術家的最新作品描繪出原始而兇猛、擁有無窮力量的形象。傾盡一生爭取自己身為藝術家應有的地位,草間彌生如今終於能透過這些創作克服過去、與自己和解。」

今次特別展覽還帶來三組她的全新作品,其中M+委製作的彩色大型裝置《神經的死亡》(2022)印證了藝術家推陳出新的姿態:「這個作品是藝術家在1976年創作軟雕塑《Death of a Nerve》的衍生,當時的作品有100多米長,白色織物被噴塗上黑色波點,我喜歡稱其為『宇宙使者』。」Doryun笑言。「這個作品承載了藝術家在當時面臨的挑戰和困境,以及終於在1980年代末迎來的轉機。然而2022年版本的《神經的死亡》從M+連通博物館大樓地面和地下樓層的光庭,垂掛至B2層的潛空間,是原本作品的五倍大,同時使用與舊版本全然不同的繽紛色彩,歌頌『生命的力量』。」

歷經了70多年的大起大落,草間彌生至今依舊不停創作。一頭橘紅色假髮、身穿鮮豔波點洋裝成為她近年來的標誌形象,與自己筆下的藝術融為一體,令世界感受到她那無法被擊潰的、肆意綻放的生命力:「草間彌生在早期就表現出對『成名』的渴望。並非單純成為明星,而是堅信自己的創作將成為這個時代的財富。」講到這裡,Doryun會心一笑,「我想這正是她一直不停創作的動力。直至今日,她還是每天都在畫畫。」年復一年,草間彌生早已令過往的傷疤成為筆下一瞬靈感,為苦難依舊不斷發生的當下時代,繼續送上藝術的良藥。

Yayoi Kusama: 1945 to Now
日期: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5月14日
詳情:www.mplu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