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洲藝術專家及即將開幕的M+博物館館長,Suhanya Raffel對近年的香港創意藝術發展有一定觀察,亦期望成為孕育本地藝術發展的一分子。「自90年代初起我不時到訪香港,見證着香港藝術圈發展成型。」她形容:「香港的藝術圈十分活躍,富動感和活力,草根之餘與國際接軌。香港就着本身的歷史發展出一套非常獨特的視覺文化,不論是功夫電影,街頭文化中的霓虹燈,還是廣東流行歌。」

而M+博物館作為捕捉及參與這種活力的重要一員,即將於明年在西九文化區開幕,並由國際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負責其建築設計。Suhanya強調,與其集中呈現香港本地藝術家和創意人的作品,M+的角色更在於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平台,讓本地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家共同展出。其中一個例子,是最近於M+展亭舉辦的《境遇——五個人》展覽,集合香港藝術家馮美華、來自德國的Charlotte Posenenske和西班牙的Lara Almarcegui等五位藝術家,共同展出探索場域和地方主題的雕塑、裝置和電影作品。對於這份全女性參展名單,Suhanya形容:「作品形式內容不一,集合起來卻訴說了一種聲音。」

Lin Yilin Typhoon Sigg Prize 2019 exhibition

Lin Yilin Typhoon Sigg Prize 2019 exhibition

Suhanya認同在過去十年間,香港藝術界的商業交投發展蓬勃。「商業活動的確隨着大型藝術展、商業畫廊的出現而日益蓬勃。這是一件好事,但也因此更需要一個健全的博物館生態,及出色的藝術空間如大館、Para Site和Asia Art Archive亞洲藝術文獻庫等,來取得發展平衡。最近香港藝術館挾着一股新活力重新開幕,更令我覺得此城正在建立一種重要的實質文化生態。」Suhanya指:「博物館為藝術提供一種更廣義的價值定義——不單是金錢,更加是社會價值、美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這是必需的,也是M+的工作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