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是首度開放予公眾入內參觀。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是首度開放予公眾入內參觀。

GRAND LEGACY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最新校舍 Hôtel de Mercy- Argenteau,是繼巴黎芳登廣場的原址外,增設的第二所珠寶藝術學校。L’ÉCOLE 向來對學院的選址有着一份溫暖而貼心的巧思——能夠接近群眾,讓人們能無拘束地走入學校大門,認識且親 身體驗珠寶藝術與製作,而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的所在地就正正呼應着最初創立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的原意,向所有人士開放,成為一所普及珠寶知識的啟蒙學校。

校舍內部裝潢保留18世紀風格。

校舍內部裝潢保留18世紀風格。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坐落於 Boulevard Montmartre,它是林蔭大道(Grands Boulevards)其中一所歷史最悠久的私人大宅,建於 1778 年。它曾是昔日政要、銀行家、作曲家等商賈名流的居住地,著名的瑪麗皇后(Marie Antoinette)也曾短住於此。如今,這所充滿歷史和文藝氣息的大宅,搖身一變成為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巴黎區內第二所分校,這裏除了課室,它還擁有偌大的展覽空間,也是眾多學院中設有最大的圖書館以及售賣最齊全、豐富且種類繁多的藝術與珠寶書籍的書店。

於華麗裝潢的課室中學習珠寶和寶石的知識, 效果相得益彰。

於華麗裝潢的課室中學習珠寶和寶石的知識, 效果相得益彰。

這所與眾多咖啡廳與劇院林立以及最負盛名的拱廊街 Passage Jouffroy 相毗鄰的校舍,不但處處洋溢着藝術文化氣息,走進室內,別有洞天,彷彿踏進了時光隧道重回十六、七世紀。推開古典厚重的大門,走過走廊,眼前立即出現一個設施齊 備、裝潢簡約摩登的課室,再往前走便來到接待處,旁邊有一條糅合古典和現代氣息的樓梯,主理此校舍室內設計的 Constance Guisset 特意設計了一盞線條俐落卻令人注目的吊燈代替古宅常見的水晶吊燈,呼應校舍新舊完美結合的特色。拾級而上,便到達一樓的書店、展覽空間和課室。一如全球所有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校舍會不時舉辦不同主題展覽,公眾只需上網預約即可免費參觀。而為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新校舍打頭陣的大型展覽就是聯同歷史悠久的國立劇團 Comédie-Française (法蘭西喜劇院)舉辦名為《法蘭西喜劇院的舞台珠寶》,這個即將開幕的展覽將展出逾百件舞台珠寶首飾、設計手稿以及演員配戴珠寶的照片和影片,一切旨在帶領公眾探索舞台珠寶的起源、設計如何反映時裝文化潮流或是如何緊扣歷史,以及呈現珠寶設計師運用寶石與材質的廣度和創意。有趣的是,展覽中的珠寶不全都是以真寶石打造,然而為了能被經常和長時間配戴,這些珠寶的造工和耐用程度、設計上的考量絕對可媲美真的珠寶首飾,筆者認為這正好表現出L’ÉCOLE 對珠寶的愛不止於珍罕的頂級珠寶,也廣納珠寶發展史上任何重要的組成部分,將之供諸同好。提提大家,參觀展覽時別忘了抬頭欣賞房間的天花板,橫樑和廊柱仍保持着風格華麗、雕工精細的裝飾,值得大家細心欣賞。

位於校舍一樓的書店有售珠寶藝術的相關書籍。

位於校舍一樓的書店有售珠寶藝術的相關書籍。

THE INTERVIEW

AN ARTISTIC JOURNEY

筆者此行除了參觀最新校舍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另一目的便是與新任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院長 Lise Macdonald 會面。於今年 4 月上任的 Macdonald,擁有豐富且深厚的藝術鑑賞和博物館知識,她先後修畢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學及哲學,曾於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擔任展覽副總監長達七年之久,並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門擔任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地區博物館部門的助理專案專家。在 2017 年 8 月加入 Van Cleef & Arpels 後,主管 Patrimony 部門(典藏)及帶領四個團隊,分別負責世家的收藏、展覽和檔案工作,以及監督世家歷史藏品的保存和研究,並透過出版刊物和舉辦展覽傳播相關知識。就任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院長後,她馬不停蹄着手籌備兩所分別位於上海和巴黎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的新校舍和擴展 L’ÉCOLE 版圖至杜拜。

筆者與 Macdonald 於仍保留 18 世紀華麗裝潢的房間中坐下,暢談新校舍之餘,也談及對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的未來願景。

《VOGUE》HK: L’ÉCOLE 為甚麼選擇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作為巴黎第二所校舍?它有何獨特之處?
Macdonald: 首先,它位處林蔭大道,附近有很多拱廊街,也是很多家庭、遊客常到的地方。相比起巴黎芳登廣場的校舍,這裏更容易讓大家推門而進,認識更多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此外,這裏交通便利,又被濃厚的文化氣息包圍,步行十分鐘便可抵達歌劇院,周遭都是劇院、拍賣行和畫廊,走進 L’ÉCOLE 彷彿像避靜(retreat)一樣,但同時間你又可透過窗戶一窺熙來攘往的街道。再者,自 Hôtel de Mercy-Argenteau 於十八世紀興建以來,它從未對外開放,一般而言,在巴黎的歷史建築絕少開放予公眾參觀,因此我們非常榮幸能將這裏打造成為珠寶藝術學院,這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VOGUE》HK: 當你接任院長這一重要職位時,你的抱負是甚麼?未來你希望將 L’ÉCOLE 帶到哪裏?
Macdonald: 我的目標非常簡單,就是延續 L’ÉCOLE 過去十年所取得的驕人成就,並且將學院進一步推向國際化。我們希望與學生、收藏家、博物館、大學以至藝術家等拉近距離,能夠匯聚成一個群體,加深聯繫以及加強與當地的關聯性,就像去年在香港的 L’ÉCOLE 分校舉辦的《黃金的藝術:三千年華夏珍藏展 (香港)》,我們找來本地收藏家與公眾分享其私人珍藏,然後把展覽帶到巴黎展出,又或是把美國珠寶藝術家 Daniel Brush 的作品帶到香港,藉此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加強對話。

《VOGUE》HK: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的出現,相信為珠寶愛好者而言絕對是天大的喜訊。在設計課程時,L’ÉCOLE 如何將複雜的珠寶知識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大家,甚至是珠寶的外行人?當中有遇到甚麼困難嗎?
Macdonald: 所有前來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的人都不一定需要具有珠寶製作的相關知識,他們只需根據喜好選擇課程,這裏採用小班教學,我們相信「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透過觀察和向專家發問來吸收更多知識,一切都旨在提高大家對珠寶製作和藝術的興趣,打開珠寶世界的大門。

若你問到當中的困難,大概是前期的準備工作吧! L’ÉCOLE 對每個課程都有嚴謹的要求,務求平衡各課程的內容比重,因此課程設計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我們會先策劃課程,邀請校內不同背景和部門的同事們參加課程並進行檢討,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然後,與導師和專家們商討交流該如何教授相關知識。最後,才正式公開授課。

《VOGUE》HK: 你認為珠寶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甚麼角色?
Macdonald: 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件被發現由人類製作的珠寶,是在一個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洞穴裏,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例子之一。無論是在美、象徵性層面,還是用以表達情感或是時間,又或是宣揚文化和宗教,珠寶都扼要陳述了當代社會的故事。珠寶的重要性不止於其價值和罕有度,還有它蘊含着人類的歷史。

《VOGUE》HK: 我知道你畢業於哲學專業,主修藝術哲學。那麼,藝術對你來說是甚麼呢?甚麼是美?你如何將自己的觀點融入工作之中?
Macdonald: 對我而言,藝術是一種以和諧和式生活在世界上,以不同角度和方式去看待你喜歡的人事物,而美就是關於治癒人心、如何與這個世界保持平衡。我認為 L’ÉCOLE 裏每項細節都與上述的觀念互相呼應,由展覽到校舍建築,當中都包含了藝術和美,能在如此非凡的建築物裏認識寶石與珠寶的知識,也是 一件非常美麗的事情。(那麼,人們如何從欣賞珠寶的過程中得到治癒?)以開放的態度去接收所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