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女孩林小麗(白小櫻飾)就是本名林立慧的舒淇自況,所以電影充滿舒淇演技的影子——多情善感,跟着感覺走,缺點是台灣電影常見的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以及片尾讓母女和解的溫情主義(sentimentalism)。
片頭從聽覺出發,聽到台灣的下課鐘聲,將觀眾置入懷舊成長故事的氛圍,調色亦營造懷舊、日本風。第一個鏡頭是姐妹在有「舒淇橋」之稱的基隆中山陸橋上行走,妹妹撫玩橋兩邊鐵網,以視覺、觸覺同時呈現壓迫與尋求自由之間的張力。基隆中山陸橋出名是因為侯孝賢執導的《千禧曼波》(2001)片頭,舒淇在陸橋上漫步、抽煙、回眸,搭配林強〈單純的人〉迷幻電音與舒淇像咒語、像催眠的旁白。舒淇透過開頭場景既向恩師侯導致敬,也嘗試走自己的路。
電影最好的是余靜萍攝影捕捉的光影與人物共舞,黃美清美術重建的八十年代末細節,女演員白小櫻、林品彤的演技(9m88是很迷人的演員,缺點是太美,以致演女孩母親從年輕演到老缺乏說服力),還有張叔平剪輯、林強配樂加持。由細節物件重建的懷舊年代感滿滿,包括地瓜飯便當、機車擋泥板女神鍾楚紅、電視機裡的蔡琴、小包廂看電影的MTV(片中叫Kiss)空間、王傑1987發行的〈一場遊戲一場夢〉、擲骰子「打香腸」攤。可惜的是,電影發生在1988年,前一年解除1949年以來的戒嚴,但電影選擇去政治化處理,女孩追求自由,並未和大環境自由化扣連。
女孩家庭創傷來自酗酒家暴的父親(邱澤飾),電影中用台語「了然 liáu-liân」(枉然、沒用)、「臭男人」(煙酒味)來形容。女孩懼怕父親,父親一回家就躲進帆布衣櫥,電影以酒醉父親用手重壓帆布,體現壓迫感,預示父親性侵母親。女孩嚮往自由的心,常用非現實方式呈現,像是紅氣球從書包飛起,又一次致敬侯導的《紅氣球之旅》(2007)。家暴不只來自父親,也來自母親的打罵教育。情感出口來自醫護室女老師為她準備的早餐,還有從美國回台的富家女「美國女孩」(由電影《美國女孩》﹝2021﹞的林品彤)帶她化妝、翹課、去MTV看電影、與不良少年騎車兜風。
電影結尾略顯突兀,女孩被送養後,時間跳躍到女孩長大成為網球運動員,電影之前並沒任何暗示女孩對網球的興趣,網球作為中產運動,也與女孩階級格格不入。女兒問母親(9m88 飾):「妳有想過這些年我是怎樣過的嗎?」(觀眾也很好奇女孩這些年怎麼過的)母親沉默不語,女兒吃母親煮的麵線,兩人透過哭泣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