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演 Jim Jarmusch 是一個獨立而自由的創作者,他的作品始終游離於固定的標籤之外,卻能透過鏡頭,去為我們講述那些能看見自身、反省自身的故事。數年前,Jim Jarmusch 曾透露,在每次撰寫劇本前,他總會反覆閱讀法國作家 Marguerite Duras 的詩作,這種閱讀甚至已經成為了他開啟一部新作的儀式。在他看來,Marguerite Duras 的文字蘊藏着純粹並且直擊人心的力量,能讓萬物回歸最本質的魅力。

Photo courtesy of IMDb

Photo courtesy of IMDb

這份來自潛意識的靈感和啟發,或許也在他的新作品中留下了痕跡。繼早前憑藉《Coffee and Cigarettes》參加威尼斯影展之後,導演 Jim Jarmusch 和 Saint Laurent Productions 與 Anthony Vaccarello 聯手 MUBI 共同推動《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再度回歸威尼斯影展,並且奪得了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

三個章節,三段關係,三種故事

電影如同連載小説般被分為三個章節,帶我們逐步了解親子關係的紐帶。故事始於美國新澤西州——兩名兒子在父親的住所短暫相聚。隨之他們展開了一場超現實的對話:以茶代酒的祝頌、沉默與停頓交織,人與人之間彷彿永遠隔着一層誤解的薄紗。

Photo courtesy of IMDb

Photo courtesy of IMDb

其後場景轉至都柏林,風格變得和第一章節不同了起來,卻依舊延續着恰到好處的優雅與機智幽默。一位母親(Charlotte Rampling 飾)在雅緻宅邸中等待兩位女兒:叛逆不羈的粉紅龐克系「網紅」Lilith(Vicky Krieps 飾),她既散漫又耀眼;以及一絲不苟、無可挑剔的 Timothea(Cate Blanchett 飾)。姐妹倆在又一場茶儀中對照彼此身份,最終卻演變為一場由未曾講出口的心聲、坦率地談話和不得不遵守的禮儀而交織起來的場景。

Photo courtesy of IMDb

Photo courtesy of IMDb

最後一章在巴黎落幕。一對兄妹在母親逝世後重逢,他們最後一次探訪曾經共同生活的公寓,這個時刻凝結成永恆的縮影:翻看舊照追憶母親,回憶起那些彼此的扶持,進一步鞏固他們那一起長大的默契,最終呈現出一幅細膩、諷喻卻動人的親子與兄妹關係三重奏。

Photo courtesy of IMDb

Photo courtesy of IMDb

導演的獨特敘事藝術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可以說是一部反類型動作片,其內斂含蓄的敘事風格以及經過精心構築後的故事結構,讓電影的細節處十分動人。而與攝影指導大師 Frederick Elmes 及 Yorick Le Saux、剪接師 Affonso Gonçalves 等頂尖創作者的合作,也讓這部電影的境界更上一層,更加接近純粹的藝術形式。

Jim Jarmusch 的電影是瑰麗又私密的。在其獨創的美學宇宙中,Jim Jarmusch 與我們分享了更多與創作者共處的時光,觀眾可以從這部電影中體會導演一瞬間的靈感,或者是感受他對事物的惻隱之心,讓彼此的思想和意識進行對話。「我為演員而寫」,他坦言:「我是非常幸運的,如 David Lynch 所言,記錄電影的語言極其複雜,我們常常需要面對和接納改變和意外,但這次的作品卻特別接近於我的最初構想。最精彩的對白總在書寫時自然湧現,我不需要去特意地研究台詞的源頭,只需要憑藉着本能和理解持續地書寫就可以了。」

該片將於 12 月 24 日在美國上映。

原文轉載自《Vogue》意大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