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亮相的 The Arca 經歷了兩年打造,連幕後主腦、DEFT 的兩位創辦人 Norman Ung 與 Peter Colin Lampard 都笑說這是一種奢侈。「The Arca 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展示如何在一個項目中結合不同的專業範疇。從命名、品牌定位、到視覺方向,這不僅為我們在建築和室內設計團隊中探索和開發提供了參考,也為整個企劃的氛圍奠定了基調。」
二人在大學時期認識,因為視野契合而決定共同創立設計工作室;從一開始,就不想為室內與室外的設計定下界線。「雖然我們接受的是建築師教育,但我們認為建築和設計不應該有內、外部之分;我們相信一個成功的項目,是講求整體和全面的設計。」以 The Arca 為例,事前團隊就在酒店的社區做了不少研究,最終化身成細節散佈在酒店每個角落。「知道這將是一個經歷多年的項目,我們必須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設計語言以突圍而出。酒店的色調是從周邊的工業區啟發而來,而建築上的線條與細節,則回應着周邊的工業紛圍,以及漸漸興起的藝術氣息。」
工作室同時活躍於餐廳、住宅、咖啡店等項目,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市場,要與眾不同,有時並不是要「做什麼」,而是「不做什麼」。「酒店和餐飲項目往往是我們工作中最具實驗性和挑釁性的企劃之一。在這個市場上,每一個客人都很重要,而我們的客戶也在努力從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尋求突破,並不一定意味着最時尚或最豪華的設計,而是探索不受潮流驅動的概念。而我們相信,出色的設計是將細節落實到每一個部分,從浴室門上的標記,到你所坐的椅子、空間的照明……每一塊拼圖都不可或缺,不能被忽視。」
從 The Arca 到團隊另一個全新項目 Weave Residences,無論短期停留還是安樂窩,都是一種生活追求。「與 Weave 的合作是一個迷人的旅程。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我們都要做相當的研究。如在 Weave on Anchor,租戶大多是剛畢業的學生和年輕的專業人士,因此房間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大的共享空間;而在 Weave Residences 則是為較成熟的租戶設計,更重視專屬的私人空間。我認為人對生活空間的要求是不斷變化的。作為設計師,我們的目標是理解這種演變,並在所有的項目中捕捉每個階段的精髓。」
Designer Picks
Adam Pogue: Bojagi Draperies and Textiles 受到韓國傳統Bojagi圖案啟發、鼓舞人心的手工紡織品設計。 (P)
Alessi: Juicy Salif Citrus Squeezer Form follows function最經典的例子,將日用品變成一件雕塑。(N)
Frank Lloyd Wright: Taliesin 2 Floor Lamp 這位大師的設計,是將一個人的設計語言應用於所有規模的巔峰。(N)
Seungjin Yang: Multicolor Arm Chair 喜歡他對家具設計的視野,把功能顛倒過來,改寫規則。 (P)
Peter Chan: The Jade Butterfly 這位加拿大藝術家,家庭來自香港,作品不難找到電影《墮落天使》的參考與對照。(N)
Jose Dávila: Los Límites de lo Posible III (2019) 來自墨西哥的出色建築師,成為藝術家後不斷實驗各種形式,向前衛藝術致敬。 (P)
Editor
Ahy ChoiCredit
Photography: Natalie Du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