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Ethnicity

Kenzo Takada 高田賢三


設計師在尋找個人語言之時,民族根源每每是最直接的靈感。1970年代初的巴黎時裝界,經歷 Yves Saint Laurent的高級成衣(ready-to-wear)革命後,早已不再是奉高級訂製(haute couture)為圭臬,對各種新事物抱開放態度,除了牛仔褲和迷你裙,還包括來自非西歐的設計師。要數在歐洲時裝界打出名堂的亞洲第一人,必然是高田賢三(Kenzo Takada )。身為首批在東京文化服裝學院就讀的男學生,高田於1960年代中期遠渡法國,嘗試在巴黎時尚界發展。一個來自東方的他者設計師,要吸引歐洲人目光的最直接方法,自然是以異國民族服飾元素作為賣點。

經過數年為當地時裝公司工作後,高田賢三在1970年開了第一場時裝發佈會,並開設Jungle Jap 專賣店(即Kenzo的前身)。以和服中的平面結構元素作剪裁的寬袖全棉針織衣物,配合豐富色彩,充滿朝氣與喜悅的生命力教巴黎人精神為之一振,令 Kenzo 一炮而紅。極具貫國風情的繽紛花卉圖案,展現出少女青春的純潔,結合東方民族服裝平面構成和直線裁剪,讓人們從傳統歐洲貼身輪廓中解放,一方面帶點亞洲風情的獵奇感,另一方面寬鬆、舒適、無束縛卻實在讓歐美時尚界樂在其中。Kenzo 令亞洲美學不再是歐洲設計師的專利,亞洲設計師在創作中也可擁抱自身民族精神。

Femasculinity

Yohji Yamamoto 山本耀司


在前輩高田賢三、三宅一生成功後,第二波的日本設計師在1980年代初再次衝突巴黎。這一次,兩位今天已成神級的大師,不再囿於表面的民族特色,而以更抽象的東洋美學來挑戰歐洲時尚霸權。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與他的前衛派同志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在1981年來到巴黎,以充滿日式禪味的服飾,震撼歐洲,更改寫了時尚史。

自古以來就多災多難的日本國,漸漸繁衍出物哀、幽玄、侘寂(Wabi-sabi)的美學意識,對自然、缺陷、樸實事物的嚮往、擁抱不完美,接受劣化,才能讓本質顯現的哲學深深印在日本民族心中,在二戰戰敗中成長的Yohji正是侘寂的貫徹者。自古希臘以來,西方世界對人體美的理想,都是突出肉體曲線美,故此時裝設計也以刺激性慾為目標,自 Charles Frederick Worth 起幾乎無一例外。但 Yohji 從和服遮蔽體態的思維出發,他在模特兒(並非在紙樣)身上作出千變萬化的實驗,探索身體和服裝的關係。日本時尚學者、京都服飾文化研究財團理事深井晃子(Akiko Fukai)指出,Yohji 等人的設計刻意隱藏女性身體比例和曲線,對抗着西方主流的「美麗衣裳」和「女性化」的美學標準。在他之前,歐洲人對黑色服裝始終帶有喪葬意義,但在 Yohj 一次又一次的黑色探索後,黑色變成了雌雄同體、最酷的永恆顏色——後來者如 Ann Demeulemeester 的中性浪漫不在話下,甚至說 Rick Owens 的暗黑和多變的剪裁都受到 Yohji 影響也絕不為過。從意識形態上看,Yohji 禁慾主義用色與形態背後的思想,更是對擁有支配地位的歐洲審美觀作出反思。

Deconstructing Beauty

Rei Kawakubo / Comme des Garçons 川久保玲


在沉迷於紫醉金迷與華麗誇張的女性形象的1980年代初,川久保玲帶着那些被傳媒形容為「瑞士芝士」的開洞毛衣在巴黎平地一聲雷,就像向時裝界投下了原子彈,而她與 Yohji 的風格則被半帶惡意地稱為「廣島時尚」(Hiroshima chic)——川久保凸顯「未完成」、「受毀壞」的老舊服飾效果,頌揚枯寂、貧窮,從陰翳中發現美,真正的打破傳統上完美的女性形象,令艷麗筆挺漿直無皺的禮服頓時顯得保守、陳腐、過時。
早期的川久保以乞兒裝的襤褸風格崛起,代表的不但是亞洲設計師的冒升,也是後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者對一直以來西方時裝盲點和偏見的反彈。日本左翼思想家吉本隆明認為,川久保既沒有模仿西歐時裝設計,也沒有賣弄民族風情,而是來自不明的根源——歪七扭八的輪廓、構思嶄新的結構,用解構、反常識的方式設計。還有品牌的名字 Comme des Garçons ——「宛若少年」,即使她再三強調與性別無關,但無法否認,解構主義式的Comme des Garçons服裝造型,讓女性再次從討好男性目光的牢籠中解放,脫離自西方的「性感」規範,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未完成」、解構和破壞主義影響到後來的比利時派如 Martin Margiela,川久保用藝術概念創作的手法也影響了 Viktor&Rolf 與 Alexander McQueen 等後輩。

Neo Orientalism

Vivienne Tam 譚燕玉


隨着 Yves Saint Laurent 在1977年推出中國風的 Opium 系列(甚至可以追溯至 Paul Poiret 的「一千零二夜」系列),以及 Kenzo 以東方民族服飾風格打入巴黎,中國情調可謂一直深受歐洲時尚界歡迎。可是,以上種種都屬於東方主義式的 Chinoiserie ——由外國人想像的中式美學。而首個成功以糅合中西元素享譽國際的華人設計師,則是在香港成長的 Vivienne Tam(譚燕玉)。
1980年代初,在香港已經略有名氣的 Vivienne Tam 矢志要揚名國際,帶着名為「東風」的時裝系列隻身跑到紐約推銷。由於她在未全面改革開放的時代、能夠在最接近共產中國的自由城市香港向內觀察,她以大陸人民的服飾作為靈感,將「工農兵」色彩注入的外套、褲、恤衫、汗衫,帶出活潑時尚玩味,甚至連包裝都統一地具有中國風味,將土氣轉化成 chic,屬充滿自覺的設計。十年之後, Vivienne Tam 終於在紐約時裝周登場,持續以服裝表現中國文化為設計宗旨。絲綢、刺繡、鏤空的元素不在話下,用色也集中在景泰藍、墨綠、珊瑚紅。靈感不限於敦煌壁畫、故宮裝飾、國畫、書法墨寶,甚至新中國的毛澤東肖像、古中國的觀音都可以是她的主題。 Vivienne Tam 以西方剪裁為基礎,注入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目標是面向世界——她的旗袍女裝裙有本土傳統特色,但形態絕對是國際的。今天談到 China chic,想起的第一人必然也是通過中西混雜讓中國傳統走向國際的 Vivienne Tam ,她不但在1990年代帶起東方熱( Shanghai Tang 也在此時成立),更令後來的華人設計師如郭培,能夠更有自信地擁抱自己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