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形的源起是四百年前的日本政府,不滿有妓女參演而禁止女性演出歌舞伎。女形不止扮女人,還要比一般女人更有女人味,近代再無法例禁止女性演歌舞伎,但沿用女形既是遵照傳統,也是市場選擇。

電影從1960年代開始,出生於黑道家庭、自小醉心歌舞伎的喜久雄,被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渡邊謙飾)收養,跟半二郎的親生兒子俊介一同學藝。歌舞伎習慣一代傳一代,但半二郎難以否定喜久雄的天分及努力,獨排眾議將藝名給他過繼,釀成可歌可泣的家族悲劇,喜久雄能否克服重重障礙,實現自己的真正命運?

筆者對本片的歌舞伎題材有特別感情,因為筆者在寫影評以外,也喜愛西洋歌劇及中國戲曲,歌舞伎則在2018年開始看,一年在日本觀劇數次,至今看過三十場。正如本身精通運動或飲食的影評,會對那些電影有特別角度,筆者對《國寶》的感想應該也跟平時沒看歌舞伎的朋友有出入。

吉澤亮及橫濱流星都是美男子,更為本片演出接受正式的歌舞伎訓練,這些都確實在銀幕展示出來,雖然筆者有時比較難區分兩者。飾演父親的渡邊謙七情上面,從健壯演到在舞台上吐血身亡,但見不到他粉墨登場扮演女形的片段。飾演母親的寺島忍曾獲柏林影后,一般觀眾未必知她父親就是歌舞伎著名演員第七代尾上菊五郎,她弟弟剛於今年繼任為第八代尾上菊五郎,她在2023年突破傳統,登上歌舞伎最重要的舞台東京歌舞伎座,飾演本來會由女形飾演的角色,筆者有幸觀賞。

比起演技及歌舞伎表演,《國寶》的魅力較多在人物的恩怨情仇,那是建基於本片呈現歌舞伎傳承上的不公,或者是外行人所以為的不公,所以電影觀眾毋須認識歌舞伎也能投入其中,不少人以「看三小時都不用去廁所」來代表這部電影不悶。筆者同意本片不悶,但又未算是緊湊,不過確實保持到情感熱度,有賴於較重視衝突的情節及人物互動以及煽情配樂,儘管偏離日本傳統音樂及舞台演出時的熱度。

不少觀眾驚嘆本片畫面精美,歌舞伎演出的確視覺細節精緻,燈光無孔不入而恰到好處,不過本片未算十足呈現。拍攝手法上,頗多劇院觀眾不會看到的大特寫,標榜表演者的全情投入。我認為這種手法較為接近西方電影拍攝音樂、舞蹈等藝術題材時,用大汗淋漓、頭破血流的忘我,去宣示這就是最高的藝術境界。

不過筆者印象中的女形名家演出,會在情感及含蓄中找到平衡,所指的是喜久雄這角色的疑似影射對象,日本現今地位最高的女形,第五代坂東玉三郎(1950- ),他在2012年獲日本文部科學省認定為「人間國寶」。

如和其他電影比較,筆者先想起《鼓動真我 Whiplash》(2014),它呈現的爵士樂比古典音樂還要侷促窒息,依然令電影觀眾無比震撼,《國寶》也定必讓未認識歌舞伎的觀眾感到迫力滿載。繼而從《國寶》大破日本票房紀錄,筆者又想到《破.地獄》(2024),因為《國寶》牽動觀眾的激動情感,形成口碑,成為不得不看的話題作,即使在內容的專業範疇上,作出一些會被人覺得不專業的取捨。全情投入本來就是一種不需要美學認知的切入點,亦即是外行人都能明白。戲是不俗,值回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