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時裝界迎來 15 位新任創意總監,其中一些人的動向始終蒙著神秘面紗,紐約品牌 Area 的新任創意總監 Nicholas Aburn 便是如此。他接替了 10 年前與  Beckett Fogg 共同創立品牌的 Piotrek Panszzyk,將這個代表奢華、魅力與創意風采的「美國製造」品牌推向新階段(Fogg 仍保留 CEO 職務)。37 歲的 Aburn 雖非家喻戶曉,但擁有在 Tom Ford、Alexander Wang 任職 10 年的經驗,接任前更效力於 Balenciaga 高訂工作坊。最重要的是,他本身就是 Area 這個品牌的忠實擁躉。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Photo: Daniele Oberrauch / Gorunway.com)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
Area 2026 春夏系列。(Photo: Daniele Oberrauch / Gorunway.com)
1 / 10

穿梭米蘭與紐約的雙城記

我們在紐約 Tribeca 區的 Area 期間限定工作室見面時, Aburn 憶述:「一位知道我熱愛這品牌的朋友向  Beckett 特推薦了我,對方告訴我:『我有個瘋狂的消息,不知道你是否感興趣』。」今年 2 月,他正式出任創意總監,一個月後便投入新系列的創作。 他表示:「我不想推翻一切,而是希望塑造更具層次的人物形象,讓創作植根於現實。」他稍作停頓後補充:「我的意思是,紐約本來就是一座充滿樂趣的城市。」

 

Area 新任創意總監 Nicholas Aburn。(Photo: Courtesy of AREA)
作為品牌美學的特徵,水晶在 Aburn 為 Area 設計的 2026 春夏季首作中隨處可見。(Photo: Courtesy of AREA)
Area 新任創意總監 Nicholas Aburn。(Photo: Courtesy of AREA)
作為品牌美學的特徵,水晶在 Aburn 為 Area 設計的 2026 春夏季首作中隨處可見。(Photo: Courtesy of AREA)
1 / 2

事實上在他眼中,紐約的現實就如經過夢幻濾鏡的渲染。他出生於馬利蘭州,成年後大多時間旅居倫敦與巴黎,如今定居米蘭——Area 的主要生產中心所在地。他坦言:「原本計劃在紐約與米蘭兩地奔波,但總因試裝等事務纏身,因此我實際上很少駐留紐約。雖然一生中多次造訪這座城市,但作為從海外歸來的美國人,我感覺自己與紐約保持著海明威式的疏離關係。」

百張影像訴說新一代「Area 女性」故事

今年 8 月,品牌在 Instagram 分享的一則帖文,讓人得以一窺 Aburn 的創意方向:「Area 正在重新構思一切。此時,不妨先欣賞她們⋯⋯」隨後釋出上百張過去數十年的酷女孩相片,從 80 年代的 Debi Mazar、90 年代的 Gwen Stefani,到千禧年後的 Rihanna,直至如今的 Lily Rose-Depp、Bella Hadid 與 Taylor Swift。這些影像不但呈現 80 年代 Park Avenue 貴婦身著寶石色豪華禮服的風采,亦囊括小眾偶像如創作歌手 Okay Kaya、造型師 Helena Tejador、藝術家 Jamian Juliano-Villani 與 Julie Verhoeven 的獨特風格。

在社交媒體上,這些影像或許只讓人記起曼哈頓 Party Girl 的特定形象;但在 Area 的工作室,當它們被打印並陳列於巨型 Mood Board 上,觀者看到的是擁有自我風格的酷女孩(以及少數男性)——她們都被忠於自我的渴望驅動。

2026 春夏系列的造型預覽。(Photo: Courtesy of AREA)
丹寧一直是 Area 的核心元素。(Photo: Courtesy of AREA)
2026 春夏系列的造型預覽。(Photo: Courtesy of AREA)
丹寧一直是 Area 的核心元素。(Photo: Courtesy of AREA)
1 / 2

「聖馬丁」學子與 Prada 店員的雙重身份

Aburn 深知如何走自己的路:他與母親觀看 CNN 時尚記者 Elsa Klensch 的節目時開始愛上時尚。他憶述:「母親常看她的節目,我也跟著看,後來開始用母親的衣物、首飾替妹妹打扮,讓她像走秀般走動。」然而大學選校時父母卻有不同的願望:「他們希望我申請 Ivy League 學校,但我偷偷報了中央聖馬丁學院。」

出乎意料的是,當所有美國大學都拒絕他時,這所倫敦頂尖的時尚學府卻發來了錄取通知:「我當時想著,『在那裏我能成為最頂尖的人』,而且倫敦求學成本更低。」但父母態度堅決:「他們說如果要去聖馬丁,就必須自己負擔學費。於是我開始打工——就學期間我全職在倫敦 Prada 門市工作。每天我得穿著 Prada 制服從 Bond Street 狂奔至學校,在同儕間顯得格格不入。但回首過往,這段經歷讓我學會觀察,並懂得用極度認真的態度看待工作與時尚。」

2010 年畢業後,他留在聖馬丁攻讀傳奇教授 Louise Wilson 的碩士課程,這位教授的嚴格程度與其聲譽齊名。然而過程並不順利。Aburn 說:「她原本很喜歡我,甚至為我爭取獎學金,但後來我們關係惡化,因為我想做真實的設計,或至少呼應現實的創作,而她對此不感興趣。」幸運地,他仍獲准在畢業展展出作品,儘管他形容:「作品被藏在展場的最深處」。

Tom Ford 時光的淬煉

正是在那裏,他被 Tom Ford 女裝設計工作室的資深總監 David Bamber 發掘。「他說他知道 Louise 總把優秀的學生藏在幕後,但我覺得他只是客氣說說。」結果,他在課程表現不合格時,卻成為了同屆首位獲得工作機會的人。「至今我仍珍藏著那封不合格通知書,並為此自豪。」

品牌的單品散發紐約風情。(Photo: Courtesy of AREA)
充滿閃片的布條也是新作的重點元素。(Photo: Courtesy of AREA)
品牌的單品散發紐約風情。(Photo: Courtesy of AREA)
充滿閃片的布條也是新作的重點元素。(Photo: Courtesy of AREA)
1 / 2

在 Tom Ford,Aburn 擔任了 4 年「VIP 設計師」,為明星訂製紅地毯上的華麗禮服:「我一直擔任這個工作,直到女裝負責人看到我的作品,並問我是否願意參與主線系列設計。我當然答應。」因此每天完成工作職責後,他仍會熬夜繪製主線的草圖:「但這正是我渴望的。」

「我從 Tom Ford 與 David Bamber 身上獲益良多,他們總談論『著裝』的真正意義。Tom 常強調:顯瘦的剪裁不僅是避免讓臀部顯寬。禮服可以很美,但若裙擺總是勾到東西,或每次坐下都需整理,那便與優雅無緣。我真正內化了這種責任感——我知道『責任』一詞聽起來很沉重——但我希望人們穿著我的設計時能盡情享樂。」

Tom 常強調:禮服可以很美,但若裙擺總是勾到東西,那便與優雅無緣。

Nicholas Aburn

根植現實與樂趣的設計哲學

「樂趣」始終是 Area 品牌體驗的核心。Aburn 執掌的 2026 春夏系列延續其一貫特色:丹寧、水晶、亮片等裝飾元素——這些驚艷單品並非迎合單純喜歡禮服的族群,而是為渴望在紅地毯留下 Statement 的人而生。同時,系列也包含剪裁精良的服裝(Aburn 形容這是在米蘭工作的優勢)、復古 T-Shirt 等,以及美式運動服,完美把創辦人 Piotrek Panszczyk 概念性設計與 Aburn 的現實主義理念互相結合。

這並非意味著 Aburn 放棄品牌的「奇幻」元素。工作室裏散落著亮片、啦啦球與派對用具的廢料重製的新物件。Aburn 表示:「剝奪品牌核心的樂趣與創意光芒,將是錯誤之舉。有多少品牌能讓你盡情運用這些元素?因此,我如今正樂在其中。」

原文轉載自《Vogue》意大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