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的音樂多樣性,可見於他在東京藝術大學研究院畢業,古典音樂訓練出身,亦喜歡披頭四(The Beatles)和現代各種前衛藝術家如John Cage、Andy Warhol、 Marcel Duchamp、 Maurice Ravel、 Stravinsky等,正如他在電影《坂本龍一:東京旋律》中說,他由古典音樂游走到流行音樂,「因為我想跟聽眾有直接的接觸交流。」他在八十年代已是「前衛」巨星,原因之一是他開啓了日本電子音樂創作和表演,以及1978年和細野晴臣、高橋幸宏聯合創立「黃色魔術交響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YMO)」,作出世界性的表演。坂本龍一妖豔的化妝造型,配合他俊俏面孔,帶領着日本八十年代走向最「潮」的音樂風。

這部四十年前的紀錄片,由美國藝術家Elizabeth Lennard執導,用七日時間完成拍攝。這部紀錄片本來自1985年聖保羅影展後,已封塵在導演的地下室多年,後經坂本的遺孀和經理人的努力,才得以重見天日,並完成4K修復版,帶領觀衆走進坂本芳華正茂,32歲之日常與創作,同時理解這位暱稱為「教授」的音樂家對創作、聲音、時間及現代東京的反思。

要了解坂本龍一,就需要了解他最崇拜的音樂家是法國作曲家Claude Debussy。在電影一開始,他用法文誦讀他的名句:「我創作的是要讓二十世紀之後,我們的子孫才能理解的作品。」在旁白中,坂本嚮往Claude Debussy能夠運用幾種聲音,創造出音樂的複雜性,而他的創作風格,亦想追隨這位大師宏願;坂本從小祟拜Claude Debussy,甚至學他的簽名,想成為他本人; 成爲一個「跨世代」音樂家。

在片首的大特寫中,專門化妝成雌雄同體的坂本,面對着鏡頭,用英文來翻譯日文的面、眼、鼻、口等字詞,他更用法文去朗讀Debussy的詩,來刻意說明他具有外語能力,甚至展現他和國際明星如David Bowie或意大利導演 Bernardo Bertolucci合作,證明他是一個國際視野的明星、多媒體音樂人。

他當年的「跨世代」音樂,正如他崇拜的法國作曲家的音樂,充滿着激情和反叛,加上對各種事物前瞻性的看法,使人感到這位多媒體音樂家,不單只有外表,更有反思時代的觸覺,後期的坂本,更積極參與反核、環境保育和到311災區演奏,成為一個用音樂介入社會的藝術家。

電影以即興式的拍攝,沒有劇情,不斷交織着八十年代「日本第一」東京社會的面貌,如繁忙的東京街道、密集的地鐵站出入口、誇大的廣告牆、年青一族街舞、充滿消費影象的電視及電器店、彈珠店 Pachinko、每年的夏祭巡遊,各種噪音和混雜的城市聲響,就是八十年代繁華的東京。導演Elizabeth即興捕捉東京城市中各種聲音和面貌,坂本和攝影師穿梭於東京街道,巧遇自己俊朗的肖像出現於廣告,電影中他三次在街頭或地鐵,背景出現他所拍的廣告片段,一前一後形成巧合對照。

對於坂本,他的音樂來源,就是從城市聲音而來。所以在他的錄音室收集了六百多種各類聲音,來創作他1984年的新專輯「音樂圖鑑」。在旁白中,坂本說出從各處如咖啡廳,商場背景音樂,遊樂場等聽到的音樂片段,找出創作靈感。他亦反思過度發展的科技社會,人們不會再去探索本質的「複製文化」copy culture,用現代術語即是:後現代的模擬文化。「人們需要通過廣告語去理解東西」。

充滿激情的坂本,和他的音樂、面貌、服裝,都一一呈現帶領潮流的慾望,坂本無法停頓亢奮的創作,表現在他花大量時間在錄音室和收集各種聲音上。

電影中有一段非常珍貴的片段,是他和八十年代妻子矢野顯子(坂本在高中奉成婚,顯子是他在八十年代共同合作的音樂人)。鏡頭下兩人排排坐在鋼琴上,合奏音樂〈東風〉(Tong Poo),導演不斷切入 Y M O演唱會(Propaganda)現場彈奏〈東風〉片段,坂本在創作音樂時和妻子的一段美好光陰,再切入YM O現場演唱會激昂音樂:一個和妻子互愛的創作者和一個穿着制服表演者的對照。可惜好景不常,YMO樂隊在1984年正式解散,妻子和坂本最後在2006年離婚。

坂本亦走向他個人的事業多元化高峰,創作了大島渚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1983)的電影配樂,更參與電影演出。紀錄片加插了坂本龍一和David Bowie在《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最震撼的「禁忌之吻」片段。導演捕捉了坂本在錄音室用柔和的鋼琴聲音,演奏出那最為人熟悉的主題音樂。當時他戴着黑框眼鏡,用纖柔的雙手,游走在鍵琴之間,真是帥極了。

電影中飾演日本軍官的坂本,竟然愛上英軍俘虜,那場被暗戀之人強吻之際的精神崩潰演出,更使他獲得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賞識,在他的電影《末代皇帝溥儀 The Last Emperor》(1987)擔任一角,更在兩星期限期下完成電影配樂。其努力獲當年威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之後有《情陷撒哈拉 The Sheltering Sky》(1990)和《小活佛 Little Buddha》(1993),確立國際電影音樂人地位。他最後一部電影配樂是,導演是枝裕和在他死後公映的電影《怪物》(2023)。

筆者看過坂本晚年的兩部紀錄片:《坂本龍一:CODA》(2017)與《坂本龍一:Opus》(2023),看到一個白髮蒼蒼患癌音樂人,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執着他的音樂之旅。再回看這部八十年代的紀錄片,當年英姿颯發的外表,以及東京繁華的面貌,𣎴禁慨歎時間流轉的無奈,正如一句寫照:「始於顏值、忠於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