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走進Rolex GMT-Master「穿越時區」展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1955號登機閘口,「1955」這個數字直接呼應了GMT-Master腕錶傳奇的誕生年份1955年,而兩旁的世界地圖則標示着Rolex全球26個服務中心的所在地。揭開黑色布簾,便會看到一架參照1950年代民航客機外觀製作的巨大模型,彷彿讓人回到過去,瞬間返回GMT-Master誕生的50年代。
參照1950年代民航客機外觀製作的飛機模型,彷彿讓人回到過去,瞬間返回GMT-Master誕生的50年代。
Photo courtesy of Rolex
Rolex GMT-Master腕錶:持續創新的雙色錶圈
展覽分為多個展區,分別介紹夜光物料、指針、機芯、錶帶和錶圈等隨時代變更和技術進步的演變歷程。像是GMT-Master腕錶的標誌性設計──雙色錶圈,最初由塑膠玻璃製成,以紅色代表日間,藍色代表黑夜,到1959年改以採用更耐磨的陽極氧化鋁材質製作,至GMT-Master 誕生50周年的時候更與時俱進採用高科技陶瓷材質,2013年則首次推出前所未見的黑藍配色陶瓷錶圈,如此創新的設計,亦持續彰顯Rolex精湛製錶工藝和帶領腕錶潮流的先驅角色。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Rolex GMT-Master腕錶:與航空界緊密相連的關係
至於GMT-Master的由來,就是因為Rolex當年受到泛美航空公司(Pan Am)的請求,希望Rolex能為飛機師們設計一款能快速計算時差和判斷日夜的腕錶,配備24小時指針,以方便置身不同時區的飛機師們能輕易讀取第二時區的時間。故此,具備格林威治兩地時間顯示功能(Greenwich Mean Time)的GMT-Master腕錶便一直與航空二字緊密相連,走時精準的機芯更讓它成為不少旅行者、冒險家的理想腕錶首選。
另外,展覽還展出無數傑出人士與GMT-Master腕錶之間的故事,例如伴隨太空員探索宇宙以及見證精英運動員和冒險家的多個重大時刻。而經歷11次改良優化的機芯,從最初搭載的1036 GMT型機芯,至現今的3285型機芯,不斷的技術革新讓GMT-Master與GMT-Master II的應用不只局限於飛機駕駛艙,更逐漸成為都市腕錶的典範之作,在任何環境下始終精準可靠。
Rolex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馬思明先生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女士,GBS於Rolex 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開幕日合照留念。
Photo courtesy of Rolex
Rolex 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Time Zone to Time Zone) 繼日內瓦首展後,現移師到香港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舉行。
Photo courtesy of Rolex
Rolex 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
地址:香港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
展覽日期和時間:即日起6月8日,上午10時至下年9時
立即預約參觀:
https://gmt-exhibition-hk.rolex.com
Editor
Wilson Kw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