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世家Lacloche在「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 至1960 年代間風靡一時,吸引過無數歐洲王室貴冑和荷李活巨星的青睞。

本次展覽,將呈現從世界搜羅而來的 40 多件Lacloche珍品,包括珠寶、盒子、粉盒和時鐘等,件件璀璨非凡,彌足珍貴。對比巴黎首次展出,此次香港展覽還會獻上部份全新萃選的珠寶作品,這些巧奪天工的作品,經歷時間洗禮後依然奪目,歷久彌新。

展覽經過廣泛研究的成果,並以策展人Laurence Mouillefarine,聯同Véronique Ristelhueber 撰寫的,向該珠寶世家介紹的第一本專題專題《Lacloche Jewelers》為出發點。

手鏈,1925年。鉑金、圓頂式切割紅寶石、縞瑪瑙和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鏈,1925年。鉑金、圓頂式切割紅寶石、縞瑪瑙和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鏈,1925年。鉑金、圓頂式切割紅寶石、縞瑪瑙和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鏈,1925年。鉑金、圓頂式切割紅寶石、縞瑪瑙和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玫瑰是世家創辦主題之一,也是裝飾藝術的象徵圖騰。這個玫瑰手鐲是其中一個展出於1925年於巴黎舉行的國際現代裝飾藝術及工業藝術博覽會中的作品。當時的Lacloche地位可以匹敵 Cartier 和Van Cleef & Arpels。

胸針,約1925年,紅寶石、藍寶石、刻面祖母綠,以及圓形和梯方形切割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胸針,約1925年,紅寶石、藍寶石、刻面祖母綠,以及圓形和梯方形切割鑽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細心留意下,這個胸針是由長方形切割鑽石(Baguette cut diamond) 和色彩繽紛的寶石鑲嵌而成。長方形切割鑽石是由 1920 年代研發並興起的潮流,同時20世紀初也是一個紅飛翠舞的珠寶年代,靈感主要來自當時流行的俄羅斯芭蕾舞團。而表面雕刻的花紋來自印度的刻面寶石工藝,可見不僅當時在外觀或創作上受到異域風情的陶染,工藝方面也積極吸取東方的手工技術。

化妝盒,Lacloche,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化妝盒,Lacloche,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化妝盒,Lacloche,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化妝盒,Lacloche,約1905年 黃K金、貓眼石、紅寶石和鑽石 兩依藏博物館,香港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1 / 2

Lacloche世家在1910年已經開始製造小盒和珠寶盒子,無論是珠寶還是小盒的設計均引領了當時的珠寶潮流。這個貓頭鷹圖案的黃金盒子靈感源於大自然,是Lacloche當時的一大特色

手鐲,1937年,白K金及黃K金、銀和蛋面切割托帕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鐲,Lacloche,1928 – 1930年 白K金及黃K金、綠玉髓、海藍寶和鑽石 私人藏品,倫敦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鐲,Lacloche,1928 – 1930年 白K金及黃K金、藍寶石和鑽石 私人藏品,倫敦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鐲,1937年,白K金及黃K金、銀和蛋面切割托帕石,洛杉磯私人藏品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鐲,Lacloche,1928 – 1930年 白K金及黃K金、綠玉髓、海藍寶和鑽石 私人藏品,倫敦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手鐲,Lacloche,1928 – 1930年 白K金及黃K金、藍寶石和鑽石 私人藏品,倫敦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Benjamin Chelly
1 / 3

在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女性開始享有一定程度的獨立自主,改變以往長髮裝束踏入職場工作。而這手鐲造型極富現代感,充份表現了西方社會變革

在香港已經開設兩年的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亞太區分校,一直著重本港藝術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今次Lacloche為主題的展覽除了提供的展覽導賞團服務之外,還有親子導賞團。除了展示Lacloche典雅細緻珠寶設計,還細緻的回述了設計的靈感來源同時這裏每一個「裝飾藝術」風格極強的作品均帶領我們見證了時代的轉變。不僅如此,這些來自上世紀的,精緻奪目的珠寶、精湛無瑕的製作工藝,即使經歷時代的轉變,它們在美學和設計上依然永不過時,散發永恆的光輝

展覽環境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Picspark company

展覽環境 Photo courtesy of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photo: Picspark company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留意以下展覽詳情:

地址:
L’ÉCOLE 珠寶藝術學院 |
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K11 MUSEA 5樓510A室

展期:
2021年11月22日至2022年4月6日

> 立即訂閱電子書及紙本實體書click here